污文珠
PS:看《文人逆袭》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起点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的不足三分之一。
一天时间太短,就算是各县头名,也不可能将所有细节都想得面面俱到,况且是荀圣名篇《劝学》?
大多数人还是胡编凑数,不少人看着“凶童生”岳恒到场,一个个都忍不住嘟囔着,暗自埋怨起来。
“岳兄,你的三篇文章是否已经作好?若是完不成任务,我这里也有多出来的一篇文章,可以勉强凑数。”纪琮一个人迎接过来,面带微笑,他是好意相助。
岳恒抱拳行礼:“我已经作好了文章,多谢纪兄好意了。对了,纪兄知不知道,有没有一种异香,能让人闻到后昏昏欲睡?”
纪琮是个聪明人,有些警觉地问道:“难道昨日……”
岳恒微微点头,纪琮不再多言:“我回去问问堂兄,稍晚再给你答复。”
两人又说了几句闲话,没过多久,杜教员进来,这次带着其他几位年老的教员一起,其中一人岳恒认识,正是文人学院的霍掌院。
教习大殿内静然无声,杜教员说道:“昨日初讲上古荀圣的《劝学》和乐府《长歌行》,我让你们每人写一篇文章,因为它太过重要,并非我一时起性,故意刁难你们。为了更多更好地了解你们每个人的水平,今天我特意请来学院几位资深教员共同评判,优秀文章将会被镌记在府院文报上,供其余学子共赏品鉴,府院也会给予不同贡献点奖励。”
听说还有贡献点的奖励,不少人面露喜色,原本对杜教员和岳恒的一点埋怨也消失不见。
评判团队里除了霍掌院外,另外还有教习一级童生经义的程教员,教习二级学员诗词歌赋的颜教员,教习三级学士文战文争技巧的沈教员,与杜教员组成五人评判团,阵势浩大。
许多童生从书箱内拿出自己准备好的文章,也有许多人像岳恒这样空手而立,非要等到最后一刻才开始动笔,他们还想多思考一会儿。
“你的文章呢?”杜教员走到岳恒面前,面色不善地看着这个刺头。
岳恒慢条斯理地拿出纸笔,摊在自己面前的书板上:“学生现在写可以吗?”
杜教员哼了一声,回到评审团之间,拿出一个伏羲文盘,高声喊道:“逐劣文,存优作,伏羲文盘,分!”
“分”文符的字迹一闪而过,文盘被扔向空中,爆发出红色光芒,府院法阵给予它源源不断的才气支持。
大殿内那些毫无价值的文章被红光照射后,纷纷化为灰烬,持有它们的童生们各个面容凄苦,看着手中纸张随风而化,唉声叹气。
剩下的那些童生高高举起手中文章,面露得色。
“不错,看起来还有三十多篇文章有价值。”
“这一届的童生文才不错。”
“杜教员,降低‘分’文符文盘的亮度,再给他们一点时间,许多人还在写。”
几位教员微微点头,杜教员神识遥控,减少了文盘从法阵中获取才气的速度,文盘红光变淡,几乎不可见,仅仅维持着最小的“分”文符之力,在空中慢慢旋转着。
霍掌院饶有兴趣地看着下面,他注意到岳恒正在执笔思考,忍不住嘴角翘起来,他对这个年轻人感到好奇,干脆走过去。
岳恒虽然没有被伏羲星辰之力化为灰烬,归类为废作,但也是普普通通白纸一张。
杜教员来到霍掌院身边,讨好说道:“霍大人,此子因为藐视荀圣,无视府院规矩,不学无术,狂妄之极,我罚他作出三篇文章。就算这篇平庸之作过关,也还有另外两篇!”
霍掌院没有深究这两人产生矛盾的真正原因,微微笑着反问道:“杜先生是怎么看出他不学无术,狂妄之极的?”
杜教员答道:“荀圣《劝学》是《童生大典》首篇,千万年轻文人的蒙学之作,他竟然置之不理昏昏欲睡,这不是不学无术狂妄之极,又是什么?”
此言说的也有点道理,霍掌院不好再多言。
岳恒!”霍掌院抚须微笑。
“啊?”
杜教员傻了眼,看着霍掌院脸上戏谑的表情,那一副懒得解释的样子,又注意到岳恒那风轻云淡的做派,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
难道这家伙不是今年“凶神恶煞”四新生里的“凶童生”吗?
不是有传闻说,在他还不是童生之前就心狠手辣逼死同门,刚进府院就仗势欺人不听劝阻与老生对着干,异想天开特立独行竟然在学舍中心搭帐篷的吗?
可是,这个横行霸道,凶悍无比的家伙,怎么又成了祁郡文部力荐之人?
联想到霍掌院这种暧昧的态度,杜教员脑中疑惑一闪,莫非外面对岳恒的传闻,都是假的不成?
但是当他看着岳恒凝神沉思的状态时,再次没来由地产生出一股厌恶,他平生最讨厌不听话的学生,而那些傲然持物的才子大多不听话。
岳恒若有才,他要敲打,必须乖乖的听话。
岳恒若无才,性恶,他更要敲打,必须乖乖的听话。
昨天他故意针对岳恒,就是想杀鸡儆猴,今天又连番挑刺,此刻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否则就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他将来在六百学子面前再无威信可言。
岳恒睁开眼,脑海中那张颜真卿楷书临摹贴的内容栩栩如生,如同悬空漂浮在眼前一样,伸手可及。
心境已到,他开始动笔了。
“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朝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不仅仅是颜体楷书的创始人,更是知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颜真卿三岁家境即落魄,母亲效仿孟子之母,三迁其所,每日亲自督学,严格管教,颜真卿勤奋有加,一路顺利科举,在考中进士登甲科之后,为后人写下这首《劝学诗》,勉励后人。
诗文书写完毕,岳恒写下诗词题名《劝学之二》,屏气凝神,搁笔。
噗……
第二颗圆珠飞速而至,炸在诗文上方,淡淡的黑色雾气隔绝了文盘射过来的红光,诗文再次成为一潭死寂,没有化为灰烬,也没有与伏羲星辰产生辉映,就仿佛一张普通白纸一样。(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中文网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qdrea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qdread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