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力维护’
七大罪的公布,影响当然是轰动的,不光是月国,就连周边各国也是震惊莫名。
只是这世上终归有许多明眼人,七大罪公布之前,月洛宁和周子川虽然兜了很大一个圈子,做了许多的铺垫,看起来像是自然而然的应运而生,而且他们始终隐于幕后没有出面,但终归还是让一些人觉得蹊跷。
原因无它,这七大罪写得太全面,太细致了。
林四擅离职守,救出和放走尹漓,这倒也不算什么秘密,民间原本就有许多人对此感到疑惑。
但其他一些事情,可就不同了。
林四暗中让唐小芷主持封地大事,宋振海之死这些事情,如果不是这报纸揭露,至今还是隐秘,无论如何也不可能传开。
能接触到这种隐秘的人,他自己似乎也简单不起来。
而最重要的是,这七罪并出,宛若势不可挡的大军全面出击,令人根本无从抵挡。这要说不是事前准备了许久,不是盯了林四许久,不是有心人所做,恐怕是解释不通的。
这个漏洞,月洛宁和周子川从一开始就已经料到了,只是他们不得不这么做。
月洛宁很清楚,这一系列事件传入林四耳中之后,林四会带着思路和看法,也变得悲愤异常。
到了这一步,林四已经真正成了许多月国人心目中的恶人,他再也不是月国人的自己人了。
支持他的人还有,但却已经只是极少数了。
有句话叫做众口铄金,一句话只有一个人说,不一定会被人相信。但如果被一千人,一万人说,那就不一样了。
许多原本不信的人,恐怕也会跟着去相信,也会变成和其他人一样的态度和观点。
他们也开始觉得,林四真是过分了,他以前演得真好啊,现在他那些阴暗面暴露出来之后,完全就是另一个人啊。
他这样的人如果当月王,那恐怕会给月国带来灾难吧?
虽然,他为月国带来了许多,但功劳也掩盖不了那些过错啊!
是,月国没人能治他的罪,可也正因这种觉悟,让许多人也生出了更大的抵触愤懑不甘之情,不由自主将他当成了一手遮天的阴暗黑幕。
他至少该认个罪,至少该对亿万百姓做出个交代……不是吗?
到了这一步,月洛宁和周子川已经算是成功了。林四的实力是强,用刀剑,他们对付不了林四,但用纸笔呢?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是彰显了她这个好姐姐对弟弟的‘维护之情’。
短短几天,在抗议的声浪愈演愈烈之际,她下令将各大商报尽数封禁,将许多在报纸撰文攻击林四的文人学者抓了起来,投入了狱中。
是啊,她还嫌不够乱,闹得不够大呢,她还要在这煮沸的油锅里再添点水。
作为姐姐,怎么能不为弟弟‘出头’呢?反正这一切,都会被算在林四头上,不是么?
身为月王的她,可是经常在‘无意间’流露出对那七大罪的痛心,对那些文人的认同,对这一切的无奈和愤懑……
这一切,可是有许多朝臣观察到了的,也传了出去的。
人们都知道,女王陛下现在也很头痛。一边是她的弟弟,一边是正义和公道,她该怎样抉择呢?无论选择哪一边,她都会迎来骂声,要么是不顾亲情,要么是不顾大局。
她很痛苦,她很难过,她的内心时刻承受着煎熬……
她的‘处境’,她的‘心情’,甚至被人一点点‘分析’出来,写在了报纸上,得到了许多人的同情。
她抓捕了那些文人,却并没有严刑拷打,更没有杀死一个。她甚至亲自关照过许多次,让人好好对待他们,因为她不忍心,她也觉得他们不该死嘛……
最终,当她迫于外界压力将这些‘英勇’的学者斗士们放出来,将各大商报重新解禁时,她并没有迎来骂声。所有的骂名,全都集中在了那个人身上,而且变得比之前更加激烈了。
面对民间对林四的声讨之声,月洛宁最终下了一道言辞恳切字字泣血的《罪己诏》。
在这诏书之中,她恳请大家不要再追究此事,她愿意承担林四的一切罪过,愿意为他做过的事情负责。她坦言自己犯了失察之罪,也犯了包庇纵容之罪,希望大家以前线战事为重,不要再内部争斗……
这篇《罪己诏》打动了无数人,许多人仿佛能想象到遥远王宫内,那位对弟弟饱含深情的姐姐,此时是何等的用心良苦,又是用何种心情面对和承受这一切责难的。
她没有错,错的都是那个人。
回首望去,这些年如果没有她在背后的默默支持,哪会有月国的强大,哪会有无数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哪会有吏治清明朝野安定的今天?
她才是……真正属于他们的王啊!
随着时间推移,关于林四的讨论渐渐平息了下来。然而已经发生,并刻进了无数人内心的事情,又哪里能够再抹得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