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 > 科幻灵异 > 陆笑风传奇 > 如何评价TD-SCDMA的贡献

如何评价TD-SCDMA的贡献(1 / 1)

如何评价TD-SCDMA的贡献

如何评价TD-scDma的贡献

2015年02月03日09:33T中

TD-scDma的研发及大规模商用化,是在全球通信领域可以占一席之地的一项成就。然而,并不能因此而无限夸大其意义和价值、将它抬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事实上,TD-scDma并不能代表中国3g的技术创新和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

财新网(作者冷钢)中国的通信产业从极其落后,发展到今天居于世界先进的行列,这是值得中国人骄傲的辉煌历史篇章。从上世纪80年代数字通信时期的Pcm、数字复接设备起步,接着是PDh光纤传输、sDh光纤传输以及数字微波,到上世纪90年代的数字程控交换机是一个里程碑,以“巨大中华”(即巨龙、大唐、中兴、华为)为代表,国产的大容量数字程控交换机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大约从2000年开始,国产通信设备开始在国际上崛起,并一步一步向世界先进迈进,而3g移动通信系统就是这个阶段的最重要的代表(TD-scDma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今天,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已经发展成为国际移动通信市场的巨头,在wcDma、cDma2000、LTe等国际主流标准中的技术贡献和影响力也已位居前列。

那么,作为所谓中国通信技术自主创新的代表,TD-scDma在中国移动通信产业崛起和发展的历程中到底起到了什么作用?是不是像一些公司宣传的那样,中国厂商是通过TD-scDma才掌握了3g移动通信的核心技术,如果没有TD-scDma,中国的移动通信产业不可能发展到今天这个水平?

不可否认,作为国际通信标准中第一个由中国提出和主导的标准,TD-scDma在中国通信领域标准化工作上的确是一个突破。而TD-scDma新技术的开发,还有一套完整标准的研发,以及标准产品的实现和大规模商用化,也是在全球通信领域可以占一席之地的一项成就。然而,并不能因此而无限夸大这个标准所具有的意义和价值、将它抬高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更不能将TD-scDma的发展凌驾于整个中国通信产业之上。事实上,TD-scDma并不能代表中国3g的技术创新和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

总结中国通信产业和TD-scDma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几点结论:1)TD-scDma从来都不是中国移动通信技术的引领者;2)TD-scDma并没有成为中国移动通信产业的主体;3)中国今天在国际标准上的影响力靠的并不是TD-scDma标准;4)TD-scDma不是中国通信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5)国产3g设备打破外国垄断靠的也不是TD-scDma;6)代表TD-scDma政治意义的那些目标基本上没有实现。

TD-scDma不是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开发的引领者

中国厂家在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了移动通信系统设备的开发,到90年代末,3g的开发已经成为中国通信技术和产业开发的重中之重。而在国产三种制式的3g系统设备的研制中,TD-scDma始终处于大幅落后和追赶的状态。

以华为的wcDma作为对比,在2002年的时候,华为的wcDma商用化系统设备就已经参加了当时某运营商在广州长达一年的外场试验网测试;2003年12月,采用华为全套设备的阿联酋电信wcDma网络就建成并正式投入商用;2004年12月华为赢得荷兰运营商Telfort覆盖全国的wcDma网络的价值超过2亿欧元的合同,******总理和荷兰首相还出席了合同签字仪式;后来凭借着分布式基站等技术创新而击败爱立信等老牌国际巨头,华为的wcDma开始打入西欧主流市场。

而此时的TD-scDma呢?2003年TD-scDma还在纠结于Tsm还是LcR,距商用化还非常遥远;在2004年当TD-scDma的研制一再延迟、陷入困境之时,正是已经掌握了wcDma和cDma2000技术的中兴华为等中国通信产业主力军的加入,才推动TD-scDma的产品开发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因此,在国内3g技术和产品的开发中,TD-scDma一直都是一个落后者、追赶者,是被帮助的对象,怎么可能是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引领者和带动者?不仅系统设备如此,手机和芯片也都是如此。

在三种制式的手机中,TD-scDma手机在技术上是最晚熟的,当今国产手机厂家的佼佼者如华为、中兴、小米等,有哪个是通过做TD-scDma才学会做手机的?芯片方面,如今在4g上强势崛起进入国际领先阵营的国产芯片厂家是华为海思,众所周知,它也不是靠TD发展起来的,而在发展TD产业中培养起来的一批芯片公司却基本上连今天的4g芯片市场都进入不了。显然,将国产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发展归功于TD,什么“TD-scDma之前国内就没有完整的移动通信产业链”、“TD-scDma帮助国产设备商实现大逆转”等等,可以说完全是罔顾事实、毫无根据的。

尽管受到政府的特别扶持,但是TD-scDma的开发一直都没有成为中国通信产业发展的主线。2004年之前只是大唐独家在进行TD-scDma的开发;到2004年华为中兴的wcDma和cDma2000设备已经开始进入欧美市场的时候,TD-scDma的开发却陷入了困境,结果在2004年2月国家安排7.08亿元经费启动了“TD-scDma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后,中兴、华为和普天等才加入到TD-scDma的研发和产业化中来,才大大推动了TD-scDma开发的进展。因此,华为中兴等中国通信的主力企业只是在后半段才加入了TD-scDma,而对于整个中国的通信产业而言,无论是在开发的投入、还是后来在市场上的销售额,TD-scDma都远不是大头。可以说,政府大力扶持的TD-scDma尽管一直都是关注的焦点,然而却一直都没有成为中国通信产业发展的主体,实际上TD-scDma只代表一部分企业的利益和追求,并不代表整个产业的利益和追求。

中国在国际标准上的影响力与TD-scDma标准

中国今天毫无疑问已经成为国际上通信标准制定的主角之一,但这是因为TD-scDma吗?当然不是。尽管有着政府特殊政策的扶持,TD-scDma一直并不代表国产3g研发的主线,而在wcDma和cDma2000的研制开发上,华为和中兴的产品从系统实现方案的设计、系统总体架构的创新、产品概念的独创,到先进算法的研制、独到的芯片设计等等,都有很多创新,使得国产设备不再只是靠低价格,而是以技术创新上的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上立足。

以华为为例,2005年6月华为在wcDma上的基本专利就已占到整个wcDma基本专利的5%、跻身全球前五;在LTe上,至2012年11月华为在LTe中的授权专利已占8.3%,居全球第4位。可见,中国企业能够取得今天在国际主流标准上如此的影响力,靠的是面向全球市场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上的长期积累和强大实力,而不是因为有了TD-scDma标准。同样,也只有在研发上的巨大投入才能支撑这种创新,例如,华为至2014年的研发投入累计达到了1880亿元,仅2014年就达到400亿元,显然,只有达到全球行业领先地位的企业才有这种实力,也只有全球市场销售的巨额收入才能支撑这种投入,而这,又岂是一个TD-scDma标准可以达到的?

此外,作为一个为标准而标准、脱离行业市场需求的指导思想的产物,有着许多缺陷和弱点的TD-scDma最终只在自己一国获得采用,“国际标准”成为虚名,再加上在自己国家的商用化也不成功,因而也根本不可能在国际技术和产业界产生什么影响力。

中国通信企业如今已经进入世界行业的先进行列,那么在其中,TD-scDma究竟起到了多大的作用?作为中国通信产业崛起和发展的典型代表,我们再来看看华为。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发小交换机起步,经过三十几年,华为如今已经是一家业务遍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化公司,2014年的销售收入预计达到460亿美元,将超越爱立信而成为全球第一大通信设备供应商。显然,能够发展到今天的世界第一,华为靠的并不是TD-scDma,因为无线移动方面,华为的设备已经供应全球超过500家的运营商,截至2014年底华为在全球已部署了320个gsm网络、303个wcDma网络以及154个LTe网络,gPRs/umTs/LTe分组核心网已应用于全球最大的20家移动运营商集团中的17家。看看这些数据,就知道与TD-scDma没有多大的关系。

华为的例子足以说明,中国移动通信的技术和产业能够发展到今天的世界先进水平,靠的既不是TD-scDma的技术,也不是TD政策的扶持。反过来,没有在国际主流技术上的开发、积累、创新和领先,只靠TD-scDma的话,是不可能进入世界业界的先进行列的,君不见,同为当年的“巨大中华”,大唐如今与华为已不可同日而语了。

3g打破外国垄断靠TD-scDma吗

还有一点,就是在国产设备替代进口这一点上,TD-scDma起到了什么作用?前面已经指出,中国厂家在上世纪90年代便开始了移动通信系统设备的开发,到90年代末,3g的开发已经成为中国通信技术和产业开发的重中之重。在2g的gsm和cDma上,外国设备已经形成垄断,国产设备没有机会进入,因此3g成为国产设备进入移动通信市场的关键机会。

从2004年开始,国产的wcDma和cDma2000设备已经非常成熟,而且与外国设备相比已经不是只有价格优势,而是在技术创新上也有了强大的竞争力,像华为已经能够凭借分布式基站、singleRan等技术和产品创新的优势在国外市场上击败老牌外国巨头,华为和中兴的wcDma和cDma2000设备已经在外国市场攻城略地。因此,只要中国3g牌照发放,不管有没有TD-scDma,国产设备代替外国设备取得优势地位已经是一个必然。后来的事实众所周知,在中国3g网络的wcDma和cDma制式上,也是国产设备占据了绝对优势,例如中国电信的cDma无线网中华为和中兴共占了约80%,上海贝尔占其余的约20%。因此,国产设备替代外国设备的这个逆转,与TD-scDma根本没有关系,不仅如此,TD-scDma实际上还帮忙外国设备阻击了国产设备的逆转,因为正是由于它导致我国3g牌照发放的推迟,让外国厂家用2g设备在中国额外多赚了好几年的钱。

TD-scDma最重要的意义和成就,便是作为中国提出和主导的一个标准首次成为了国际标准,而且是成为国际三大3g标准之一,因此“被公认为我国通信百年史上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的国际标准”、“是中国通信产业百年发展历史上的重大突破”。可惜十几年以后再回头看看,这些目标并没有达到。

TD-scDma虽然成为了国际标准,但最终全球却只有中国移动一家采用,成为市场和产业的孤岛,“国际标准”实际上成了虚名。今天就连TD的歌颂者们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我们千辛万苦树立的世界标准并没有真正走出国门,在全球只有中国移动一家运营商建设了唯一一张TD-scDma网络,世界知名芯片及终端制造商依然游离于TD-scDma产业之外”(人民邮电报2014.12.4《突破,变革就此开启》一文)。可见,TD-scDma只是得到了国际标准的“名”,却没有国际标准的“实”,实际上最终还是一个只有自己一国采用的标准,没能够成为真正的国际标准。由于没有别国采用,什么“一流企业卖标准”的抱负自然也只能是一种虚幻了。因此,所谓的“中国通信产业百年发展历史上的重大突破”、“主导国际标准是重要的国家战略”的目标,其实并没有通过TD-scDma真正得到实现。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在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上,TD-scDma既不为先、又不为主,也不是中国通信企业发展壮大的主要因素,中国今天在国际主流标准上的影响力以及中国设备对于外国产品的优势,靠的也都不是TD-scDma标准,而TD-scDma所谓国家战略的目标也基本上都没有实现。因此,所谓“TD-scDma带给中国的战略机遇”,“在TD-scDma之前国内就没有完整的移动通信产业链、TD-scDma培育和拉动了国内产业链”,“TD-scDma推动了整个中国通信产业的集群发展,让中国成功步入世界通信科技竞争的核心舞台”,“TD-scDma改写了中国电信设备市场的格局”等等,完全都是没有事实根据的无稽之谈。

现在我们还可以假设一下,如果从来就没有TD-scDma会是怎样呢?答案是,如果没有TD-scDma的干扰,中国的通信产业将会发展得更好,因为TD式创新主导中国通信产业发展政策的结果,是使中国的通信行业和产业的发展走了弯路,对其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作者为电信业内人士

最新小说: 当今球王 ra3之异世冒险 从副本小BOSS开始的人生模拟 苏叶叶子哥 法尔核心 HP听说我是黑魔王的女儿小鸽鸽累了 王凌霄罗世成 秦开 别洗了,你就是电竞活阎王万更仙 什么鬼上单我有逼你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