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跟随,小六失踪
贺朝阳看着她的笑颜,道:“习惯。”
“嗯?”
“当官久了的习惯。”似乎担心文清听不清楚误会,他又道:“记住坐在对面的人喜欢喝什么,也是官场的要求之一。”
能够和自己平行坐的,那位置都是不低的人。互相记住点什么,对以后打交道会更容易。
文清听了这个解释,却是笑容一滞,随机又弯起狡黠道:“所以,对于和你坐在一起的女人,你也都记住吗?”
“没有。”
“什么?”文清笑容慢慢绽放。
贺朝阳看着她的笑容,握住茶杯的修长手指顿了一下,但是微不可闻,他面无表情,像一个冷酷的上位者一样,淡漠道:“除了姚雨之外,外面的女人,我只和你喝过。”所以,我记住的外面的女人的爱好,也只有你一个。
文清有那么片刻宁可欺骗自己,说这是贺朝阳在说情话。
可是,看着他的神情,还有他眉宇间的冰冷,以及话语中刻意带出来的疏远,让她不得不清醒地认识到,她对于贺朝阳来说,始终只是个外人。
只是个外人呢!
文清握紧自己的杯子,几乎无法用目光直视贺朝阳。在贺朝阳身上,她认识到了,语言也能将人伤得体无完肤。他的话比文人的字更可怕,扎得她几乎要无法承受。
“为什么?”文清的声音很轻。
她是留学归国的知识分子,多年的求学生涯学的都是法学。她的理智是毋庸置疑的,对事物的判断,也往往精准迅速。父亲说过她,不当检察官是浪费。
可是现在,她又再次问了贺朝阳同一个问题。这种问题,若是回到十年前,她会觉得是侮辱。但是此时,在自己追了将近十年的男人面前,她却觉得都不重要了。
一个女人,可以为一个男人放下尊严,那一定是因为爱得太深太痛。
贺朝阳的神情在窗旁的光亮中晦暗不清,文清只能听到他淡淡道:“我们不合适。”
“是因为姚雨吗?”
贺朝阳没有回答。
“是因为姚雨吗?”文清再次发问。
贺朝阳眉头微皱,他道:“和姚雨没有关系。我说了,是因为不合适。”
听到贺朝阳这么说,文清却是笑了。只是她的眼泪却泛湿了双眸,但的的确确是笑了。贺朝阳看着她的样子,愣住,一直深沉的眼眸还藏着看不出来的点点无措。
文清用手抹掉眼泪,笑着道:“贺朝阳,我很高兴,这是你第一次说不是因为姚雨。”
看着文清又哭又笑的样子,贺朝阳微皱的眉头缓缓松开。
文清握着饮品,笑着,眼尾还能看到泪花,“贺朝阳,你想让我放弃,没这么容易。我都追求了你十年了,你休想一句不合适就把我打发。”
“你……”贺鎏阳看着她,眉宇间的冷漠微微化开,只听他淡淡道:“可以更好。”
文清破涕为笑。
她扬着笑道:“好不好应该由我自己来判断。贺朝阳,我说了我喜欢你,无论你喜不喜欢我,我都喜欢你,这一点你阻止不了我。”
贺朝阳看着她眼尾的光芒,不说话了,过不了多久他就会离开京城调去锦州,到时候,看不到他人,文清或许会清醒一些。
之后贺朝阳都没怎么说话,一直都是文清时不时在说,她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挥洒自如。
离开皇朝的时候,文清看着贺朝阳,欲言又止,但最终什么都没说。
“我送你回去。”
“嗯……”
贺朝阳给文清打开门,她上车的时候,他依旧能闻到她身上一直带着的,沁人心鼻的清香。贺朝阳将文清送到门口,便转头离开。
文清看着他车子离开,这才转身进入院里。
文厅长这日刚好在家休息,听到自家院子外面有车的声音,探头出来,就看到文清就车上下来。脸上先是透着笑,脸颊能看到红晕,随后等车子离开,又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文厅长没有看到车里的人,可是他深知,那车里的人是谁。
——贺家长子,贺朝阳。
他就文清这么一个女儿,如果有得选的话,他是真的不愿意自己女儿选择一个结过婚的男人。可是现在文清退过婚,年纪也不小,又一心扑在贺朝阳身上,想阻止根本不可能。
文厅长心中恨啊,他自小就宝贝自家女儿,可是谁曾想她喜欢谁不好,偏偏喜欢一个有夫之妇。现在人家夫人都死了,她还是没有放弃。这些年文清所受的苦,文厅长看在眼里,心疼在心里。
文清推门进去,就看到一脸凝重的文厅长。
“爸……”
“你就这么死心塌地的,非要是他?”文厅长面色难看,语气也有些重。
文清看着文厅长头上的白发,轻声道:“爸,对不起。”
文厅长看着自家固执的女儿,最终轻轻叹了口气,语气放缓道:“文清啊,你怎么就这么倔强。那贺朝阳如果真的喜欢你,这几年来又怎么会对你无动于衷。你年纪也不小了,难道你真的打算自己过一辈子吗?”
“爸……”
“文清,爸这是心疼你啊。”文厅长一生仕途光辉,虽然妻子早逝,但女儿听话乖巧,也算是家庭事业两全。可是偏偏,到了自己女儿身上,却是什么都没有。
文清抱着文厅长道:“爸,他已经开始接受我了。再给我一点时间,我有信心的。”
文厅长心中重重叹了口气,最终还是点头,不忍伤了自己宝贝女儿。
文清挽着文厅长的臂弯,笑着道:“爸,你不是一直想让我接你的班吗?”
“想又怎么样,你都跑去当老师了。”
文清笑着,却用颇为认真的语气道:“爸,你说我现在接你的班,还来得及吗?我已经当够老师了。比起老师,我更适合接您的班。您不是一直想看我做检查官,当法官吗?如果我接了您的班,以后您退休了,也不用担心没人会轻视咱们文家。”
文家三代人都执掌司法系统,三代才堆出一个最高检查厅厅长,其地位不言而喻。如果文清肯继续接班,文家的辉煌至少还可以持续两代。
“你这次,是真想好了?”
“想好了。”文清道:“不过,我想先从地方做起来,地方我也已经选好了。是一个治安一般,案件多样的地方。”
文厅长没想到文清竟然已经准备到这一步,他疑惑道:“是哪?”
文清笑着道:“锦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