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姐你有事情吗?”
许戍在这边忙完了后期的事情。
早早溜了。
在外面看到学姐了。
学姐你冷静,不至于闹事情吧。
学别人举牌示威什么的。
有什么事情好好商量好吧。
让台里多给点补偿都好。
“啊我没事。”
叶暖茵连忙起来,露出窘状。
说自己是路过。
只是路过而已。
“路过,那你要去哪里?”
许戍暂且相信她。
看她还是那么温柔正常的语气。
上下打量了一下她。
“我就是……去商场,嗯。”
叶暖茵说要去买东西。
唉。
怎么刚好碰到许戍。
正想走了。
“那我也想去买点东西,一起走吧。”
许戍揉了揉眉头。
该怎么说呢,难道要安慰别人吗。
那我不太会呢。
就算写剧本写这种剧情很擅长,可是自己在生活中想要实战还是太难了。
“许戍你的剧很不错啊,成绩很好。”
叶暖茵也是看明白了人家的剧为什么能这么火爆。
能够抓住相应那部分群体就成功了。
许戍做什么类型的剧都很正常。
剧情是有点狗血,但是让人上头啊。
别人写那么多拍那么多不狗血的剧那不还是火不了。
成绩才是王道。
“商业剧其实不应该推崇,收视率再高未必能够成为经典。”
“收视率只是一时的。”
“有很多优秀的剧可能短时间内人气不高收视率不好但是有很多人喜欢,过了很长时间再回顾还是会觉得好看。会值得观众怀念,有情怀。或者是那种传世的剧,以后还会被翻拍……”
许戍说那些剧才是好剧。
有些艺术家有自己的追求,钱这种东西够用就行了。天天忙着捞钱的话什么时候才是尽头呢。
自己想打磨出来好作品才是最大的价值。
有人回想赚钱,有人想留名。
我就不一样了,我想躺平呢。
“就像你的《信号》那样。”
叶暖茵说那样的作品就很好。
很多年之后大家再去看的话还会被惊艳到的吧。
这种剧能够成为传世之作。
像寄生虫那样的电影是太兼顾商业模式了,不然做了纯艺术片的话恐怕也是一部经典。
创作者能在自己职业生涯做出一部这样的剧就很值得骄傲了。
以前有好多老前辈后来也只能沦为吃老本了。
“你们喜欢看就好了。”
许戍不爱提及太多。
去逛逛吧,陪她买了一些东西。
生活用品买了一些。
许戍说送她回去吧,一起打个车。
“啊不用了,我骑车的。”
叶暖茵说她有月卡。
平时上班也是经常骑车的。
那也行吧。
许戍看她扫了车子。
“学姐以后有什么去处?”
许戍认真问道。
叶暖茵说还没想好。
有灵感的话估计想好好写新剧本吧。
“那就好,你有新作的话发我看看吧,有看上的话我给你买了。”
“你试试网剧或者电影那边,有合适的我们一起拍了。”
许戍也是真心的。
保持联系再说吧。
到时候真要投资拍摄了,那要拿的出手的剧本还行。
找个安静地方认真创作说不定真的可以。
你有才华的啊。
“嗯,谢谢你。”
叶暖茵会好好考虑的。
也扪心自问了,如果不写剧本的话自己还能做什么呢。
骑着车子回去了,在大街上人流往来中自己也穿行而过。
最后渐行渐远。
许戍这两天抓紧时间把剧组筹备好,让小屁孩拍电影去了。
斐雪珍那边有时间,也跟她约好了。
编剧也尽可能每天能够来一下片场帮忙看一下,到时候拍好母带许戍还得帮忙看看然后执导他们做后期。
赶工也要把电影早点赶出来,很快的。
这季度《顶楼》这部剧依旧火爆。
居高不下的二十以上收视率,好多广告商求着加广告,周周都有营销持续霸榜了。
虽然依旧是持续不休的争论。
从评分来看七点几的评分也就比大多数剧好一点,八以上才算优秀剧。
还有很多自媒体分享自己观剧体验的。
不看一天难受,看了难受一天。
看剧之前:欧耶,这个剧好像不错,最近闺蜜和朋友圈都在说,点开。
看了一半:植物!!!淦!这沙沟编剧坑壁编剧。死!都给老娘死!给老娘爬!
后来习惯了:就这就这?毫无波澜。
再看到后面观众自带黑化了面无表情:她肯定死不了,毕竟是女主,下集编剧肯定又给她复活了。第二季什么时候出吧,我还看。
“这个剧真的差点没给我气过去了,还好我给自己人工呼吸了一下。”
“我真的梦里都跟着难受了。”
“分越低人越多越看越上瘾!”
“集美们真的,一边给低分一边疯狂追剧哈哈。评分越来越低,可是看的人越来越多。”
“别人都是打高分能坑一个算一个,我一个变态都觉得你们玩的太变态了。”
“我男的啊,打低分是告诉许戍老拍这种剧毫无钱途,追剧是身体反应。”
“虽然我骂的凶,追剧更凶!”
“……”
有博主推这个神剧的时候也说。
怀疑编剧是不是一边抄弹幕一边写后面剧本的。
网友说没有xx就不追了,这类弹幕点赞都好几万好几万。
结果下一周果然复活了。
人均复活卡。
只有雪雅小天使死掉的世界达成了。
那要复活可是有机会的,大结局就发现都是雪雅做的一个噩梦。
反正怎么狗血怎么扯淡怎么来,网友群策群力都给它安排好结局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