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宁掰着手指数了:
“稻、麦、黍、菽、稷。”
字少,好记,就先记住了。
背出来了。
“这个你们两个就先记住我们吃的大米,还有小麦,就是做成面粉那个,还有就是豆类,有黄豆绿豆这些……”
许戍给他们找找图片。
记清楚简单的三个啊,都是知识。
会不会教太深了?
先教着吧。
“宁宁太棒了,加油啊。”
李晓雨也亲了她一阵。
她爹怎么教孩子的,是不是天生就知道怎么记台词了以后?
明天试试。
“大人建议不要放水啊竞技精神竞技精神,让她凭自己的实力能够拿冠军更有意义,当妈的离孩子远一点不要想着帮她作弊你记忆力还不如她呢,学霸抄学渣直接不及格!”许戍维持一下秩序,保证比赛的严谨,又抽下一题了,这个应该简单一点。“围棋一共多少棋子?”
赵初媛:“三百六十一颗。”
这个是真的容易记。
感觉孩子危险了。
照例给两个孩子解释一下为什么是361。
许戍抽出来下一个,一看更容易:“黄河流经了几个省份?”
宁宁:“九个。”
这个更好记。
知识点,又给孩子解释一下都是哪些哪些,能记多少算多少吧。长大一点再给你们看地图背省份加省会。
“那么下一道题啊,加油啊。”许戍随便抽的。“乐府双壁是哪两个作品。”
赵初媛已经是迷惑脸了。
刚才好像看到了这个题目。
太多了啊没记起来。
不过大人还是有优势的。
“是那个汉乐府是吧,以前学的是那个青青园中葵,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赵初媛是记得,乐府诗。
DNA都动了,背下来了。
其他两个大人都下意识跟着背课文。
“我又不考你背课文呢,那我告诉你这叫《长歌行》!你没机会了!”许戍问宁宁。“你记得吗,乐府双壁,两个作品,答对了你就是冠军了。”
“不知道。”宁宁摇摇头。
刚才好像讲过。
不记得了。
“呃,对小孩子来说太难了,机会又回到你这里。”
“也是课本里面两个课本想起来了吧,应该至少能够背出来片段的。”
许戍指向赵初媛。
冠军的机会又回来了。
“乐府诗?还有什么啊,少壮不努力那么出名。”赵初媛一直在回想,想起来一点了。“噢!那是敕勒歌对吧。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后面三个女人都一起背课文了。
这个简单,这个好背。
小屁孩都跟着瞎背。
朗朗上口。
只有许戍不满意。
“换题目换题目。”许戍说道。“你先别看,你们两个可以自己看,大概是九十几那道题。记住了,乐府双壁是《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
李晓雨翻了一下他们的纸,还真是这个答案。
“不是,木兰诗,唧唧复唧唧,它不是魏晋南北朝的吗?”
赵初媛觉得好像哪里不对。
“那《敕勒歌》也是魏晋南北朝的呢,你跟我讲这个。”
“唐代还有乐府诗呢,新乐府,李白的作品,杜甫!”
“不只是西汉啊,你在想什么?”
许戍是明白了,你老是想前面的作品。
像《长歌行》这种,汉代的。
跟她一解释整个人就恍然大悟了,不只是汉代的作品。
那有什么用,考场的时候没想起来这个怎么做,出来之后别人一点就通,豁然开朗了,
“你们两个懂了没有?”
许戍又问两个小屁孩。
小孩子不约而同摇摇头。
太难了。
“以后先背诗吧,看到了吧,你们跟大人的差距。”
许戍让他们有空自己学习。
要热爱学习啊。
“那么就是决定胜负的一题,两个人抢答吧,我想了一个西游记里面的题目。”许戍这次不抽题目了,看看这个能不能对小孩子有利一点。“宁宁,爷爷带你读《西游记》的时候都教你什么?”
这么厚一本书,许戍也不知道这么早教她名着干什么。
她那么小她能记住多少呢。
平时也有看了一点动漫是吧,对小孩子会不会更有利。
“爷爷跟我讲七十二变了!”
宁宁高兴的说道。
许戍一阵错愕。
这老爷子还真知道怎么教小孩子。
七十二变?
大圣在倒真能帮你拿冠军。
“那看你们的努力了,都加油吧,谁知道谁先抢答。请听题。”许戍认真提问。“红孩儿都知道吧,红孩儿,请问,《西游记》里面红孩儿的真名叫什么?”
许戍刚问完,两人面面相觑。
眼睛相互看着。
“红孩儿……他不就是红孩儿吗?”
三个女士都懵圈。
这算啥。
“噢,红孩儿后来是跟了观音的,身边是两个童子,红孩儿应该是善财童子,另一个好像是龙女。”
赵初媛以前好像有看到一个剧。
是吧。
“名字明白吗,姓名。”
“别人从石头蹦出来的都有名字,他有爸妈呢。”
“你们记不记得他在那个山洞的时候有个外号。”
许戍都给她们提示了。
不懂了。
一看就是,都不知道。
“你就不能问一点正常的题目,这还是小说,谁给他编的名字。”
“小的不知道,大人都不知道。”
李晓雨就无语了。
抢过来气锤锤他。
这题真的超纲了吧。
“可是人家真的有名字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