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围的盗贼
正在琢磨间,柳凝霞忽然皱眉说道:“王启年来了。”
陈林抬头一看,可不正是王启年吗?
“陈大人,陈大人。”王启年急急忙忙的上来打招呼。
“刘大人出来了吗?”陈林问道。
“还没有呢!还在等候觐见呢。”王启年无奈的回答。
陈林的眉头忍不住就皱起来了。这一次到来南昌府,似乎所有的事情都不顺啊。
先是一路上不断的有盗贼的袭扰,差点就干掉他们。到了南昌城以后,又被黑莲部给摆了一道,虽然没有什么大的损失,感觉心情却不是很好。现在,刘鼎新又被宁王府的故意怠慢了,他的心情就更加不爽了。
刘鼎新到达宁王府,已经有五天的时间了,居然还没有获得机会觐见?宁王这是要做什么?
话说,这个宁王的架子,未免也太大了吧?他真的以为是刘鼎新本人要去拜见他啊,刘鼎新代表的是白昂、王恕好不好?
明知道刘鼎新代表的南京兵部尚书,还有南京刑部侍郎,宁王还这么显摆,明显就是要王恕、白昂的好看。说的更深一层,就是要太子殿下的好看。这老家伙莫非是已经铁了心要造反了,所以不管不顾了?
否则,得罪太子殿下对于他来说,可没有什么好处。
须知道,太子殿下要是登基了,想要抓他的小辫子,那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明朝的藩王,本身几乎是没有任何的反抗能力的,轻飘飘的一道圣旨下来,说削藩就削藩,说迁徙就迁徙。
但凡是那些得罪了皇帝的藩王,除了燕王朱棣造反成功之外,就没有一个好下场的。宁王不会不知道这一点。大概是他根本想不到成化皇帝就要死了,太子殿下就要登基了吧?
否则,给他一百二十个胆,他都不敢对太子殿下这么无礼?
话说回来,成化皇帝就要病死这个信息,估计宁王是真的不知道,自己能从中得到什么?
嗯,准确来说,是自己能够从金莲部那里得到什么。如果金莲圣母得知,成化皇帝就要病死,太子殿下就要登基,她的造反计划,是不是要进行更改呢?不过,金莲圣母会相信自己的信口胡诌吗?
好像白莲圣母就不太相信这一点。尽管自己成功的预测到了万贵妃的病死。
现在的白莲部,好像并没有做什么大的调整,显然是不觉得成化皇帝真的会病死,太子殿下真的会登基。
如果白莲圣母相信这一点的话,她应该迅速的将麾下的精锐力量,都全部集结起来,整装待命,随时应付突发事变的。皇帝驾崩,太子登基,这本来就是极好的造反机会啊。
“我们去宁王府看看。”陈林冷冷的说道。
“啊?”王启年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大人要去拜谒宁王?”
陈林没好气的说道:“我去拜谒他个毛毛。我就是去看看,宁王府到底有什么本事,居然敢这么威风!”
说罢,他就大踏步向着宁王府的方向去了。
柳凝霞、石明萱面面相觑,不知道他要做什么,只好跟上来了。
王启年也是跟不上陈林的思维,也是在原地愣了好大一会儿,才急忙醒悟过来,急匆匆跟上来。
陈林没有走多远,就已经远远的看到了宁王府的轮廓了。宁王府几乎占据了整个南昌城的北面,居高临下,颇有坐北向南的架势。
据说紫禁城里面的金銮殿,皇帝的位置,就是坐北朝南的,宁王府的选址,不知道是巧合呢还是故意的。曾经有流言说,其他的藩王府,都没有哪个是坐北朝南的。只是谁也不知道真假。好像历任的皇帝也没有要求宁王府整改。
当陈林等人来到宁王府前面时,发现这里远远的就被官兵格挡开了。但见守卫王府的官兵,三步一岗,五步一哨,一眼看过去,至少有好几百人。还不包括那些看不到的。
在官兵的后面,是空荡荡的一个大广场,面积估计有好几十亩的。
这么大的一个广场,简直可以用来阅兵了。往里面放一两万的军队,完全是没有问题的,连装备都能带上。
不知道日后的宁王造反,是不是在这里阅兵的?如果是的话,自己倒是可以提前的预测到宁王起兵时候的威风了。只可惜,他是威风了,前途却不是很好。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造反就失败了。
“什么人?站住!”看到陈林等人过来,王府的护卫立刻大声吆喝起来。
陈林等人默默的转身向后,算是参观完宁王府了。其实,他什么都没有看到。就是看到了一个轮廓而已。
王启年碎步跟上来,小心翼翼的问道:“陈大人,如果你要进去的话,拿着监察御史的帖子,是可以进去的。不过,想要拜见宁王的话,只怕是要排队了。”
陈林摇摇头,淡淡的说道:“没有必要。”
王启年有些担心的说道:“刘大人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来呢。”
陈林缓缓的说道:“我们先回去吧!”
他就在宁王府的附近,找了一家不太起眼的客栈住下。
刚好这个客栈没有什么客人,陈林就将所有的空房间都包下来了,乐得耳根清净。
安顿下来以后,石明萱首先和鸡笼山的夏灵萱取得联系。鸡笼山反馈回来的消息说,那边一点动静都没有。那些撤走的盗贼,也没有回来的迹象,一切都显得很安静。夏灵萱感觉很是无聊,也想到南昌城来散散心,结果被洛青幽劝止了。
柳凝霞有些狐疑的说道:“小林子,会不会是我们想多了?其实,鸡笼山的盗贼,完全就是虚晃一枪来着?他们出现在那里,其实是没有什么目的的。”
石明萱也是赞同的说道:“不错。如果他们真的有什么目的的话,应该有所行动了。”
陈林默默的沉思片刻,缓缓的说道:“帮我将韩炳贵叫来。”
王启年就出去了。不久以后,韩炳贵就来到了。
陈林开门见山的说道:“韩捕头,我问你,鸡笼山的盗贼,到底什么来头?”
韩炳贵无奈的说道:“陈大人,我是真的不知道啊!我们知府衙门的捕快,从来都没有和鸡笼山的盗贼接触过。他们是什么人,是从哪里来的,呆在鸡笼山要做什么,我们完全不清楚啊!”
陈林皱眉说道:“那附近除了鸡笼山,还有哪里有较多的盗贼?”
韩炳贵不假思索的说道:“要说盗贼数量最多的,肯定是赵家围啊!保守估计有上千的盗贼!”
陈林不动声色的说道:“你将这个赵家围的情况,详细的说说。”
韩炳贵急忙叫人拿来地图,详细的讲解起来。
作为南昌府知府衙门的捕头,韩炳贵对一般的盗贼,还是了解甚深的。
他说,以前的南昌府,其实是没有那么多的盗贼的。在二三十年前,基本上是风平浪静,很少有重大案件发生的。
但是,自从闵珪来到江西担任巡抚以后,南昌府的盗贼数量,似乎就慢慢的多了。有人说是原本盘踞在江西西南部的赣州府、吉安府等地的盗贼,都被打散了,有部分就逃到南昌府来了。
也有人说,南昌府的盗贼数量增加,完全是由于官逼民反,民不聊生的结果。
好吧,这么说似乎有点标语化了。韩炳贵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但是,在陈林看来,差不多就是这么意思。
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涉及到宁王府。宁王府这些年来,大肆的扩张,大肆的买田买地,强买强卖,要将南昌府周边的田地,都全部据为己有。后来南昌府周围的田地无法满足宁王府的需要了,就扩展到了附近的饶州府、瑞州府、临江府、抚州府等地。结果,失去土地的百姓越来越多,在走投无路之下,就有人落草为寇,大大的增加了盗贼的数量。
以前的盗贼,都是三五十人,一两百人就封顶了。没有听说有三百人以上的。但是,这十几年来,南昌府盗贼的数量,可谓是节节的攀升。三四百人的盗贼团伙,一点都不罕见。甚至是出现了上千人的盗贼团伙。
其中,赵家围,就是盗贼的大本营。保守估计,盗贼聚集的数量,可能是在千人以上。
以前,韩炳贵也曾经想到过,要出动知府衙门的全部捕快,以及巡检司的兵丁,还有巡抚衙门、宁王府的配合,对赵家围的盗贼,发起大型的围歼战,以便将其一网打尽。但是,始终都没有机会实现。
“是兵力不足还是其他的什么原因?”陈林漫不经意的问道。
“都不是。是宁王府反对。他们建议我们和赵家围的盗贼和平谈判。”韩炳贵闷闷的说道。
他详细的解释说,宁王府的理由,是这些盗贼都是普通的百姓,都是迫于生计,才落草为寇的。因此,不能对他们采取暴力措施。而是应该的以招抚、分化为主。总的来说,是不要大动干戈,以免杀伤人命,有伤天和。宁王府还举例说,以前闵珪在的时候,采取暴力手段,对江西境内的盗贼大开杀戒,抓得抓,杀的杀,将气氛搞得很紧张。但是,盗贼的问题,始终是没有解决。闵珪还没有调走,盗贼的数量就越来越多了。
宁王府觉得,以杀止杀,以暴制暴,无法解决江西境内的盗贼问题,建议以和平手段解决。
宁王府的建议,很快就上报了巡抚衙门,随后又上报了北京,得到了成化皇帝的赞许。成化皇帝的称赞是,宁王宅心仁厚,不忍杀伤,乃是我辈学习的典范,着有司研究,如何以和平的方式,安抚江西境内的盗贼。
“有了皇上的谕旨,赵家围的盗贼数量就更多了。”韩炳贵郁闷的说道。
“皇上真的有谕旨吗?”陈林表示深深的怀疑。
成化皇帝其实不是糊涂蛋,只要不是万贵妃开口,他还是很清醒的。
万贵妃会为宁王求情吗?又或者是会为了宁王向成化皇帝开口吗?估计不会。她和宁王的关系并不好。
严格来说,万贵妃和所有的皇室宗亲关系都不好。因为,她比成化皇帝大十九岁,出身又十分的卑微,文化水平又低,却偏偏得到成化皇帝的专宠,让皇太后,还有其他的成化皇帝的长辈们,都感觉很不可思议,对她的偏见的确是不少。
更不要说,皇太后连续指定了两个皇后,都被万贵妃给压下去了,皇太后内心有什么想法,用脚后跟都能想象的出来。
对于所有的皇室宗亲而言,皇太后的威力,是不可阻挡的。哪怕是宁王,在皇太后的面前,都是要规规矩矩,恭恭敬敬的。得罪了皇太后,肯定是没有他的好果子吃的。相反的,得罪万贵妃问题倒不是很严重。
万贵妃的手再长,人再本事,都无法影响皇室宗亲内部的事情。
就连皇后,对皇室宗亲的影响都是有限的。除非是到皇太后这个级别,辈分高了。
自然而然的,万贵妃对于宁王,当然是没有什么好脸色了,不想办法找他的麻烦就算是不错了。还指望她帮助宁王说话,让成化皇帝颁旨?想都不要想!
韩炳贵无奈的说道:“那就不清楚了。”
他说,宁王府是这么说的,他一个小小的捕头,当然不敢询问真假啊。
“好吧,你先回去吧!”陈林不动声色的说道。
将韩炳贵打发回去以后,陈林马上就忙碌开了。他要率先对赵家围动手。
不管宁王府是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要掩护这个赵家围的存在,都说明赵家围是肯定有问题的。说不定,里面就有宁王府试图造反的证据。就算什么都没有,能干掉一大股的盗贼,也能间接的削弱宁王府的实力。
什么落草为寇,什么迫于生计,那都是宁王府的扯淡。宁王府要是真的有这样的慈悲心,就不会是大量的强买强卖田地,故意的制造难民潮,故意的迫使没有生计的老百姓不得不落草为寇了。
他还可以肯定,赵家围里面聚集的盗贼,绝对是宁王府一早就安排好的。
说不定,他们就是宁王府潜藏起来的一支奇兵,准备在关键的时候投入使用的。自己必须是首先干掉他。
大明朝的藩王,都有自己的王府。除了藩王本人和家眷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官员,例如王府长史、典簿、审理、典膳、奉祀、典乐、典仪等等。这些人,固然是为藩王服务的,又是负责监视藩王的。
自从明成祖朱棣靖难成功以后,对于藩王的防护,就十分到位,生怕别人也来这么一手。
在王府各级官员的监视下,宁王不可能在王府里面隐藏兵器、兵马等,更不可能有其他的造反举措。他必须是另外挑选地方,安置自己的造反力量和武器装备。陈林怀疑,这个赵家围,发挥的作用就是如此。
从地图上来看,赵家围距离南昌城大概七八十里,距离南昌城还是相当近的,进可攻退可守。
如果宁王府发生什么事,盘踞在赵家围里面的精兵,可以在一天的时间里,就强行军赶到南昌城。如果宁王府想要执行什么谋杀计划,盘踞在赵家围里面的盗贼,也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就接到命令。
如果仔细看地图的话,陈林还发现,赵家围周围的地势,相对平坦,是可以训练骑兵的。
在昌邑县的时候,陈林就已经知道,宁王府是有骑兵的,可能数量还不少。刚开始的时候,陈林还以为,他们是隐藏在宁王府里面的。后来想一想,他们隐藏在赵家围,应该会更加的隐秘。
毕竟,宁王府里面出现大量的骑兵,任谁都要怀疑宁王是有不轨之心了。
但是,如果是隐藏在赵家围的话,知情人不多,自然就没有泄露秘密的危险了,可谓是一举两得。
现在的问题有两个。,相反的,是他太聪明了。
前两次会试,王守仁的文章,都是在某些地方,意外的超越了朱熹的注释,自然是要名落孙山了。
从本质上来说,王守仁和唐伯虎都是一类人,都是极其聪明,极其自傲的人物。刚好他们的年龄也相差不多。唐伯虎比王守仁大两岁。他们的根本区别,在于遇到挫折以后的态度。
王守仁连续两次没有考中进士,并没有气馁,而是继续发奋,第三次终于中了。
相反的,唐伯虎因为受到科场舞弊案的牵连,被取消了考试资格,贬斥为民,就有点自暴自弃了,破罐子破摔了。
以唐寅的聪明绝顶,诗画双绝,如果不是自己断绝了进取之意的话,想要做到六部尚书,内阁阁臣之类的,估计不是难事。不过那样一来,唐伯虎的名字,估计在后世就没有那么多人传颂了。
大明朝的阁臣多如过江之鲫,不可胜数,但是能够被后人记住的,又有几个?
唯独唐伯虎的风流韵事,在后世的民间,那是广为传颂啊。
“王守仁又是谁?”夏灵萱疑惑的问道。
“呵呵,是我认识的一个人。”陈林随口敷衍过去了。
既然王守仁是指望不上了,恐怕他在这个南昌城里面,是找不到可以借助的力量了。
没有可以借助的力量,就只能是看着赵家围里面的盗贼继续飞扬跋扈,继续为非作歹。这种感觉当真是严重的不爽。
正在郁闷的时候,柳凝霞神色古怪的进来说道:“小林子,木子丹来了,说是有要事商议。”
陈林的心思微微一动,下意识的说道:“请她进来。注意保密。”
柳凝霞答应着去了。很快就将木子丹带进来了。
再次看到木子丹的时候,陈林原本暗淡的眼神,忽然间变得明亮起来。
没别的原因,主要是木子丹的装扮,实在是有点太吸引人了。哪怕是看惯了各色美女,他也是被吸引了。
只见她黛眉弯弯,一双眼睛明媚秀长,晶莹妩媚,春眸中好像弥漫着无限的**。粉嫩而小巧的鼻子,红润的樱唇,鲜艳欲滴,贝齿轻咬。如玉笋的小手,秀发乌黑细长,冰雪般白美修长的脖子,有种难以形容的诱惑。
肩若刀削,酥胸饱满坚挺,蛮腰纤细动人,美体修长。身材一套红色蚕纱凤裙,蚕纱薄如蝉翼,裙边百褶,纵纹细密,内穿绸丝制红色长裤,绒边暗花,保暖而美观。一条墨带,边镶金线,如柳细腰,更显圆润丰臀。乍一看,她的美丽似乎要比柳凝霞、夏灵萱、石明萱等人更胜一筹。
其实,这完全就是错觉。
严格的来说,她是利用自己的衣饰造成的错觉。
所谓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木子丹的装扮颇为高贵典雅,有效的衬托了她的气质。
想想也是,别人可是金莲部的圣姑。在白莲社的五个部里面,最不缺钱的主就是金莲部了,她们当然不会亏待自己了。
陈林努力收摄心神,不动声色的说道:“木姐姐,你来找我,是有什么要事吗?”
木子丹轻描淡写的说道:“我将虞闻歌带来了。”
陈林忍不住微微一怔,下意识的说道:“虞闻歌?她怎么来了?”
木子丹冷冷的说道:“怎么?你不想见她?”
陈林摇摇头,诚恳的说道:“不是不想见她,是不敢见她。”
木子丹冷冷的说道:“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陈林恳切的说道:“她现在的情况怎么样了?一切都还安好吧?”
木子丹冷冷的说道:“你说呢?”
陈林满怀期待的说道:“她在哪里?怎么不进来?”
他在暗暗的思索着,要是自己再次见到虞闻歌,不知道要怎么开口?道歉?说对不起?
木子丹冷笑着说道:“笑话,你以为我会将她带到这里来吗?你以为她知道你在鸡笼山,她还会来吗?她现在住在宁王府里面。你如果想要见她的话,就跟我去宁王府吧。她在宁王府只能逗留数天的时间,就必须转移了。”
陈林不假思索的说道:“我马上就跟你去宁王府。”
夏灵萱急忙说道:“哎,哎,小林子,不要着急啊,还没问清楚怎么一回事呢!”
石明萱冷冷的说道:“木子丹,是不是你师尊想要见陈林,才故意拿虞闻歌说事?你们要见陈林就见,搞那么多的花样做什么。”
木子丹面无表情的说道:“师尊没有说过要见陈林。她只是说,陈林如果要见虞闻歌的话,就到宁王府去。如果不想见,那就算了。我们又不强求他一定要去宁王府。去不去他看着办。”
陈林急忙说道:“去,去,我一定去!”
夏灵萱皱眉说道:“小林子,你可是要想清楚了啊!可能有诈啊!”
陈林点点头,表示自己已经想得很清楚了。
金莲圣母要见自己,多数是为了造反的事情,又或者是那份土改方案。
那份土改方案自己已经送给金莲圣母半个月的时间了,她应该考虑的差不多了,想要最后听取自己的意见。
至于虞闻歌,当然只是借口而已。不过,如果能够看到虞闻歌的话,陈林还是感觉很欣慰的。倒不是说他后悔了那天晚上的事情,而是担心虞闻歌会想不开,带着自己的孩子一起做蠢事。
“我们走吧!”陈林向木子丹说道。
“请上轿!”木子丹拍拍手,让人将一顶软轿抬进来。
陈林自从来到大明朝以后,还没有做过软轿呢,自然是不会拒绝,欣欣然的就抬腿上轿子来了。
结果,他才刚刚进入轿子,就发现轿子里面,居然是有人的。这顶轿子虽然是四个人抬的,里面的面积却是很大。简单的说来,就是比一张床还大。而里面的布置,恰恰好就是一张床。
如果只是这样的布置,陈林肯定是不会吃惊的。他吃惊的是,床上有人。
非但是有人,还是一个浑身**裸的年轻女人。她躺在床上,背靠着陈林,让陈林看不到她的容貌。
“你是什么人?怎么会在这里?”陈林神色古怪的问道。
他的第一反应,就是自己又遭遇陷阱了。
当初,青莲部的人,似乎就是这样引诱他上当了,差点儿让他送命。
现在,金莲部的人简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不但派遣出秀丽的女人引诱自己,还是**裸的不穿衣服的那一种。
“她是师尊派来伺候你的,你路上要是感觉无聊的话,就和她玩玩吧。不过,她已经被师尊封了哑穴,是没有办法说话的。所以,你就不要指望她回答你的问题了。”木子丹的声音从外面冷冰冰的传来。
她感觉好像是一点感情都没有似的,不管面对什么人,都是这种冷漠到极点的表情。
“你们把我当做是什么人了?把我当做是淫贼吗?”陈林有些不爽的问道。
“你说错了。不是我们将你当做是什么人,而是你要做什么人。”木子丹的声音依然是冷漠的传来。
“我要做一个好人。但是,你们不要这样子引诱我啊!我又不是柳下惠,做不到坐怀不乱的。”陈林十分气愤的说道。
“既然你做不到,那就别做了。反正,师尊已经将她送给你了。以后,她就是你的贴身侍女。你走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你要她做什么,她就做什么。你是要生一百个儿子也好,生一百个女儿也好,她都能效劳的。”木子丹说道。
陈林只有自己对着自己翻白眼,无奈的苦笑了。这个金莲圣母啊,做事也很阴险啊!
说什么送一个小美女给自己,其实根本就是要在自己的身边,安插一个联络人,顺便放一枚监视的钉子。
他敢百分百肯定,要是自己拒绝了,金莲圣母肯定会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忽悠她。因为,自己不敢接收她送来的美色,说明自己内心有鬼啊。为什么自己会内心有鬼?当然是有事情隐瞒着金莲圣母了。
大概是吸取了青莲部的教训,金莲圣母觉得独霸自己,还不如共享自己。与其独霸自己,引来其他各部的攻击,还不如在自己的身边,安插一个人,需要的时候,就通过这个人利用自己就行了。刚好自己好色如命,荒淫无耻的名声,已经在白莲社内部传遍了,金莲圣母就顺手而为了。
陈林用膝盖都能想得到,金莲圣母送给自己的女人,姿色一定不会差。至少,不会比石明萱、柳凝霞她们差。因为,她是要争宠的。想要利用自己,就必须是讨得自己的欢心,让自己感觉到心满意足才是啊,
如果金莲圣母送出来的人,在姿色上、身材上就比不上其他各部的女人,她脸上也是无光啊。
她总不能让白莲圣母,还有红叶山庄的主人觉得,她的手下,连一个姿色出众的女人都找不到,那真是大大的丢面子了。
“既来之,则安之。”陈林默默的念叨着,慢慢的伸出手来,要将眼前的**美女翻转过来。
既然对方是来勾引自己的,他就勉为其难,半推半就的被她勾引了就好了。
当他将面前的**美女翻转过来,映入眼帘的,果然是一个娇滴滴,羞答答的绝色美人儿。
但见她秀发披垂素肩,有如杨柳舞风,月眉淡拂春黛,双目凝波秋水,樱唇娇滴朱润,皓齿编贝碎玉,玲珑嘴角,隐含无比的娇羞,一双明眸,却是脉脉含情,楚楚动人,我见犹怜,当真是人间罕见的尤物。
她的年纪,似乎比石明萱、夏灵萱她们要稍大一点,以致身体更加的成熟,更加的丰满圆润。
陈林轻轻的吸了一口气,努力遏制住内心渴望,细细的欣赏美人……
“拜托你们不要再来勾引我了,我受不住啊……”陈林默默的喃喃自语,扑倒在美女的身上……
片刻以后,软轿里面,就传来了此起彼伏的喘息和呻吟,绵软细长……
斑斑点点的处子落红,宛如桃花落地般醒目……
……
软轿外面,四个轿夫居然都是聋子,对于轿子里面传来的声音,完全感觉不到。
木子丹是听到了,却是装作什么都没有听到。她的脸色,没有丝毫的变化。她的呼吸,也丝毫没有变化。
仿佛,软轿里面发生的一切,都和她没有任何的关系。尽管,她距离软轿不到三丈。而软轿路过的地方,居然也看不到任何的行人商旅,好像所有的人员,都已经全部回避了。偌大的官道上,只有这么一顶软轿。
也不知道走了多远,陈林的声音,从轿子里面软弱无力的传来:“木姐姐,到了没有啊?还有多久啊?”
木子丹语调没有丝毫感情的回答:“还早着呢,你还是慢慢的折腾吧。”
陈林面对这样的变态,只有一脸的哭笑不得了。
金莲圣母送来的礼物,已经被他折腾的软绵绵的昏睡过去了。
她明显是有点不堪忍受鞭策的样子,偏偏又不能说话,看起来的确是太可怜了。
如果他继续索求无度的话,恐怕就不是好色如命,荒淫无耻了,而是要变成禽兽不如,草菅人命了。
他无聊得很,只好埋头睡觉,搂着美人儿耍玩。好不容易的,终于是熬到了轿子停下,似乎是到了宁王府了。果然,木子丹冰冷的声音传来:“好了,到地方了,你可以下来了。”
陈林看着还在昏睡中的美女,感觉有些意犹未尽,依依不舍的说道:“她呢?”
木子丹说道:“她醒来以后,自然会去找你的。”
陈林说道:“可是,我连她的名字都不知道呢,你是否应该告诉我?”
木子丹没好气的说道:“你的问题,我一个都不会回答你。你要问什么,直接问师尊就是了。”
陈林只好依依不舍的下轿来,整理整理自己的衣裳,准备去见金莲圣母。
他看看四周,发现四周其实都很空旷,根本就没有多少建筑。只有一座孤零零的宫殿,显得有些突兀。
难道说,金莲圣母就住在这座宫殿里面?为什么四周都没有其他的宫殿呢?这里是宁王府的一部分吗?为什么在宁王府里面,还有这么空旷的地方?感觉似乎还有点荒凉?
“这里并不是宁王府。”金莲圣母的声音柔柔的传来。
“啊?这里是哪里?”陈林愕然说道。
“这里是宁王的行宫别院,是被荒废了的。”金莲圣母柔柔的说道。
“啊?”陈林再次愕然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这里居然不是宁王府?
为什么宁王的行宫别院,会被荒弃?这里的环境,看起来不错啊!
虽然说,这座宫殿的外表,的确是有些陈旧了。但是,相对于外面的建筑,那是好到不能再好了。
要是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够拥有这么一座宫殿,里面再住上几个娇滴滴的美人儿的话,生活不要太满足。宁王府出来的人,和贫民出身的自己相比,眼界实在是高出太多了。自己想要成为高富帅,迎娶白富美,还得继续努力啊!
金莲圣母似乎能够猜测到陈林的心思,柔柔的说道:“皇帝可以拥有大量的行宫别院,可以在里面储备美女作为后妃,不管走到哪里,都可以随时宠幸她们。但是,藩王就不可以。藩王没有圣旨的允许,连藩王府都不能离开。”
陈林慢慢的将心神收回来,若有所思的说道:“这就是宁王要造反的理由?”
金莲圣母慢悠悠的说道:“如果说皇帝是天上的大鹏,可以自由的翱翔,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那么。所有的藩王,都是鸟笼里面的金丝雀,只能是默默的呆在里面,默默的等待死亡的降临。”
陈林呆呆的说道:“金丝雀一般都是形容女人的。”
金莲圣母意味深长的说道:“所以,藩王的地位,其实连一个女人都不如。”
陈林歪着脑袋想了想,觉得金莲圣母的话,还真是不好回答。她可不希望听到自己信口开河,随便胡扯。
明朝的藩王,的确是两个极端。一方面,是生活上极其的奢靡荒淫,为非作歹,除了皇帝,谁也无法约束他们。另外一方面,则是被圈养的十分厉害,什么事都不能做,只能是混吃等死。
前者,是人人都羡慕的。但是,后者就没有人羡慕了。甚至,人人都躲避不及。
明成祖发动靖难战役,成功的撵走自己的侄子建文皇帝,自己登基为帝,生怕其他的藩王有样学样,也来抢自己的后代子孙的皇帝宝座。为了安全起见,杜绝藩王的造反的念头,他严令所有的藩王,没有圣旨,绝对不能离开藩王府。
也就是说,不管是哪个藩王,都被一座王府给束缚住了。只要是未经批准,离开藩王府,就有造反谋逆的嫌疑。后来这条规定,虽然有所放宽,允许藩王可以离开王府,到外面去走走。但是,绝对不许离开所在城。
具体到宁王的身上,就是绝对不能离开南昌城。否则,就算是有造反谋逆的嫌疑,是要被锦衣卫密报的。
这样的生活,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虽然说,绝大部分的朱元璋子孙,都不敢对朱棣的规定有任何的质疑,只能是默默的忍受。但是,那么多人当中,总会有一两个是不服气的。
恰恰好,宁王就是其中的一个。
他想要得到自由,想要从金丝雀变成大鹏。
想要达到这个目的,唯一的办法,就是起兵造反,自己登基为帝。
只有皇帝,才是自由的。只有皇帝,才能随心所欲,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有皇帝,才能闯荡天下。
“圣母在上,不知道将晚辈叫来,有什么事情吩咐?”陈林决定单刀直入了。
“你自己走到宫殿里面来就知道了。”金莲圣母柔柔的说道。
随着她的声音,宫殿的大门,慢慢的打开了。
陈林小心翼翼的走进去,发现宫殿里面,并没有其他人存在。
偌大的宫殿里面,也没有多余的装饰,甚至是连最基本的桌椅台凳都没有,显得有点空荡荡的。
唯一的器皿,就是一张巨大的桌子。桌子上,是一个偌大的沙盘,显示出山川河流。上面插着一些不同颜色的旗帜。乍一看,和后世的沙盘居然有点相似。
“不会吧?沙盘?”陈林感觉不可思议。
难道说,大明朝就已经有沙盘了?就已经懂得沙盘推演了?
话说,这也太先进了吧?须知道,要制作一个沙盘,成本可是不菲啊!一般人根本承受不起的。
不是说制造沙盘本身需要多少银子,而是侦察全国的地形地貌,要将其记录下来,难度实在是太大了。在没有遥感卫星的年代,单纯依靠拼图,要将沙盘显示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偏偏眼前的沙盘,就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存在,是名副其实的不可能。
陈林慢慢的来到沙盘的旁边,低着头,仔细的观察一番以后,内心的震撼,却又慢慢的消散了。他看到的这个沙盘,的确是大明帝国全国的基本地形地貌。至少,金莲圣母的意思应该是这样的。但是,这个沙盘并不准确。陈林看了几眼,就能发现中间存在很多的谬误之处。
最大的谬误之处,就是很多山川河流,都出现了巨大的偏差。
例如黄河、淮河、长江等,相互间的距离,还有走向,都和陈林的记忆有很大的偏差。
而山川方面的错误,就更加的多了。大别山、秦岭、太行山、泰山等主要的山脉,都放错了位置。又或者是将其严重的放大了,缩小了。比如说,大别山其实很大,但是表现出来很小。而泰山并不大,却表现出来很大。
至于山川的高度,差错的地方就更多了。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是不可能准确的测量每个山川的海拔高度的,只能是根据经验判断。结果,就出现了泰山比华山还高的怪异之处。事实上,华山比泰山高出几乎三分之一。
究其结果,无非是因为泰山屡屡被封禅的缘故,大家潜意识的觉得它应该是最高的,是五岳最高峰。
显然,这个沙盘,应该是根据一些书本文献制作出来的,误差很大。
指望这样的沙盘排兵布阵,显然是要出问题的。
不过,如果是研讨全国的战略的话,倒是问题不大,还是可以使用的。
金莲圣母柔柔的声音传来:“这是全国的地形地貌,我是花费了很大的心思才制作出来的,你仔细看看吧。”
陈林内心暗暗的说,我看这个东西做什么啊?后世的百度地图,或者是谷歌地图,不知道比这个要详细多少倍,准确度更是不用说了。哥对全国地形地貌的了解,好像就是来自于这两家网络地图啊。
当然,这样的秘密他是不可能告诉金莲圣母的。
他装模作样的对沙盘进行了全方位的审视,还故意闭上眼睛,表示自己在记忆。
实际上,他是在仔细的回忆前世接触过的全部地图,包括初学、中学、大学的各种地图。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中国地形图。
好在,地图有一个特点,就是比较容易记忆。虽然说准确的地点很难记住,准确的海拔高度也很难记住。但是,地图上大体是什么颜色,还是比较容易记忆的。淡绿色的都是平原,黄色、红色、紫色之类的,自然就是高原了。
过了好大一会儿以后,他感觉差不多了,才慢慢的说道:“我看完了。”
金莲圣母期待的说道:“你对这个沙盘有什么看法?”
陈林有条不紊的说道:“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金莲圣母若有所思的说道:“还有呢?”
陈林随口背诵中学时候的地理知识:“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一方面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降水。另一方面……”
金莲圣母打断他的说话,沉声说道:“我需要的不是这些,我需要的军事上的。你说说看,如果是从江西起兵的话,到底要怎么样做,才能尽快的攻略全国。”
陈林就忍不住暗暗的苦笑了。
金莲圣母还真是迫不及待啊,居然要尽快的攻略全国?
从江西起兵,能不能攻略全国,还不好说呢!还想尽快?你以为造反是小孩子玩过家家么?
造反是技术活啊,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因素都很多,绝对不是单纯依靠一个不准确的沙盘就能推断出来的。更不要说,将它当成是小孩子玩游戏了。以后的宁王朱宸濠,说不定就是这样的心态吧?结果,起兵才四十多天,就被人给灭了。
在中国的历史上,还真是没有从江西起兵,就夺取全国的先例。从江西起兵的势力不是没有。但是,那是经历了万里长征,最后到达了陕北,又从陕北开枝散叶,遍布华北、华东、东北地区的。
“没有这样的先例。”陈林老老实实的说道。
“难道就没有胜利的可能?”金莲圣母显然是不信邪的,绝对不甘心。
“胜利的可能还是有的。”陈林小心谨慎的说道。
“那你说,要怎么进军?”金莲圣母显然是有些迫不及待了。
如果不是陈林的身份有些特殊,她说不定已经跑出来,揪着陈林的耳朵让他快点说话了。
陈林略微沉吟片刻,缓缓的说道:“从江西起兵,东南西北都是敌人,可以说是腹背受敌,前后夹击。四战之地,四战之军,战事强度很大,如果没有深厚的积累,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想要一蹴而就,只会失败的更快。”
金莲圣母半信半疑的说道:“迅速东进,夺取安庆和南京,控制东南半壁,难道还不能和朝廷分庭抗礼?”
陈林摇摇头,明确表示自己不赞成她的想法。他肃然说道:“我不知道具体的起兵细节,所以,我无法推断,是否能够及时的夺取安庆府。更不要说是夺取南京了。”
金莲圣母说道:“夺取安庆府有什么难的?三天就能做到。”
陈林苦笑着说道:“如果南京兵部尚书是糊涂蛋,不懂得派军驻扎安庆,当然是可以的。”
金莲圣母不屑的说道:“朝廷就没有几个懂得用兵的家伙!那些文官,懂得什么军事?就算是偶尔有一两个懂得的,也都被派往西北部边境,去应付鞑靼人的进攻去了。”
陈林就不再言语了。
金莲圣母如此轻敌大意,他还能说什么?
她严重的低估了大明朝的生命力,严重的低估了大明朝的人才储备。
现在的大明朝,还没有到油尽灯枯的地步,还是有足够的军事实力保护政权的,还是有足够的军事人才的。
不错,在土木堡事变以后,大明朝的武将勋臣集团,的确是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以致连军权都被文官集团控制了。而文官集团里面,懂得军事,擅长打仗的人的确不多。西北战事更是连连受挫。金莲圣母有这样的想法,并不奇怪。
纵观数十年来,鞑靼人骑兵屡屡南下,明军的战绩,屡战屡败,的确是有点丢人,难怪金莲圣母会鄙视明军的战斗力。难怪她会觉得,自己随便举起一支义兵,都可以将明军收拾了。
她却没有想到,起兵造反,和鞑靼人骑兵南下,是安全不同的。
外敌入侵和内部造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明军打不过外敌,不等于打不过内部叛军。
鞑靼人骑兵南下,是占据了很大的优势的。北方的地形地貌,也有利于游牧民族骑兵的战斗力发挥,明军的主力是步兵,明显是吃了大亏的。
但是,宁王要在江西起兵造反,就没有这样的便利了。他不可能拥有鞑靼人那么多的骑兵。鞑靼人骑兵动辄就是成千上万。宁王就算是东凑西凑,能够凑够五千人,就已经是逆天了。事实上,能够凑够三千人,都已经可以用疯狂两个字来形容了。
要知道,大明朝的马政,早就败坏的差不多了。指望江南地区自己出产战马,自给自足,那是绝对不可能的。江西境内,根本就没有出产战马的地方。严格来说,是连出产马匹的地方都没有,更不要说专供军队使用的战马了。
成化年间,大明朝的军用战马,都是来自北方,大部分都是来自鞑靼人那里。除了抢夺得到的,就是用茶叶换来的。御马监干的就是这个活。每年大概都会用茶叶换取鞑靼人三千匹左右的战马,以满足明军的使用需要。
毫无疑问,这些战马肯定是优先供应京师的三大营的,其次就是九边重镇的明军了。至于其他地方的明军,是不太可能分到战马的。宁王想要搞到战马,也只能是通过御马监、京师三大营,又或者是九边重镇了。
显然,通过这样的方式搞来的战马,代价绝对是很高的。而且,就算搞到了,还有运输问题呢。
战马可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可以遮掩起来运输。它是活生生的,是需要吃草料的,还需要人来照顾。它要从北方来到南昌府,不知道得经过多少的关卡,不知道需要疏通多少的关节,即使是有宁王作为背景,估计难度也是很大的。
史料记载,杨一清到西北边境掌兵以后,曾经有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养育战马。
明军需要大量的战马,不可能全部依靠互市贸易得到,必须是自己饲养。宁夏镇就是重要的战马产区。
纵观整个大明朝,对于宁夏镇的掌控,还是比较牢靠的,也是比较看重的。因为,这是明军非常重要的战马来源区域。一旦出事,整个明军的战马供应都要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当勃拜反动叛乱的时候,朝廷立刻反应,果断平叛。
宁王有这样的便利吗?当然没有。相对战马供应相对有保证的朝廷军队,他的骑兵部队,只能是越打越少。
事实上,并不是所有的马匹,都可以用来冲锋陷坚的。并不是骑到了马背上,就可以成为骑兵的。这里面的学问多了去了。退一万步来说,就算宁王拥有那么多的骑兵,在江南水网地带,也施展不开。难道你用骑兵去攻击安庆府?用骑兵去攻击南京?白痴都不会这么做的。在江南水乡使用骑兵,就等于是在北直隶划船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