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书院
鸟语花香,小花园内弥漫着浓郁的香气。邓子轩漫步在小花园内,心情十分愉悦。眼下同仁书院已经形成规模,这里不仅仅是交流各种思想的场所,同时也渐渐的萌发出新的思潮。今年又招收了十几个书生,并使同仁书院的书生数量达到50多人。
这几年从同仁书院走出了几十个秀才,其中除了邝佳志、李桐外,另有5人在邓子轩的斡旋下,担任一方县令,有三人高中进士。因此同仁书院有了小小的名气,邓子轩告诫赵久明和裴宣,从今年开始,同人书院正式采用严格的考核,书生方能进入书院学习。听说今年招收的书生素质很高,因此邓子轩便迫不及待想见见他们。
眼下同仁书院不仅思想活跃,而且还教授现代科学知识,有几名洋教师在书院内担任讲师,专门教授数学和格物。如此这般,在大清朝绝对是首屈一指,没有一定要跳出八股文的框框,向白话文过度。”
“邓先生可谓是深谋远虑,此举妙不可言,让市井俗子都能看懂,影响力肯定非凡!”赵久明兴奋异常。“不错!这样普及自然科学知识更有效,可以趁机打破洋人的神话,增强黎民百姓的自信一举两得!”裴宣分析的更透彻。
这功夫一名讲师进来告知,书生们已经集合完毕,请邓先生演讲。当初首批进入书院的书生,有几个人死心塌地留了下来,现在他们都担任讲师。也许形成惯例,每次邓子轩来书院视察,都要和书生们沟通一番。邓子轩渊博的知识和独到的见解,早已经让书生们“神魂颠倒”。
走进教室,书生们站起来见礼。邓子轩道:“大家坐下,不要拘谨。今年我们又招收了10名书生,我们又增加了新鲜血液。现在同仁书院越办越好,校长赵久明先生、裴宣先生功不可没。很多书生慕名而来,说明同仁书院的成功和吸引力。”
“今天我要主将科学知识!知识是什么?知识就是力量,而科学知识是给力量插上翅膀,飞得更高、飞得更远。为什么要让你们掌握自然科学知识,目的就是,将来在座的各位有可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你们具备了自然科学知识,就能更好的为黎民百姓谋福祉,就能如鱼得水治理一方,就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当天晚上,几位新来的书生情绪依然激动。“我的启蒙先生精通历史,知识渊博。可是与邓先生比起来差远了。别看邓先生与我的年龄相仿,可是他的远见卓识远在我的先生之上。遗憾呀!我要早来几年就好了。不过现在也不晚,真可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呀!”林旭感慨。
“今天聆听邓先生的教诲,真可谓如雷贯耳。邓先生不是寻常人也,他的学识担任礼部尚书都绰绰有余。”刘光第也忍不住唏嘘。李默然道:“邓先生大才,通晓古今不说,而且见解深刻、入木三分一针见血,让人豁然开朗。”“我感觉庆幸,能作为邓先生的弟子,此生无憾。各位仁兄,让我们共同努力,不要辜负邓先生的殷切希望。”黑暗中,四个人的手握在一起,心里默默起誓。
半个月后,邓子轩收到了同仁书院第一期自然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