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 > > 三国之群芳寻踪 > 第353章 :自身改造

第353章 :自身改造(1 / 1)

:自身改造

金良抱着孙尚香,心里怪异莫名,谁能料想到十五年后她会嫁给那个大耳贼。 23US.最快

即便她在历史上成了大耳贼的夫人,自己为了向大耳贼报仇,要把他的历任妻子都收为己有,但面前这个小萝莉孙尚香也实在太小了一点,还要等上十几年,而且自己认孙策为义子,孙尚香便算是自己的义女,自己若是下手,那就太禽兽了。

不过,计划不如变化,未来的十几年里,若是孙策敢割据自立或孙家的其他子弟敢发动叛乱,自己就有理由将孙尚香当成战利品收入府中。

金良心里非常矛盾,一方面希望江东平稳归为己有,一方面又希望长大后的孙尚香不要投入他人怀抱。

不过,这是多年以后的事情了,现在倒不用马上做出什么决定,先把这个小萝莉以及她的美艳-母亲养在自己府里,只要她们在自己身边,早晚都有下手的机会。

金良抱着孙尚香,宠溺地在她圆嘟嘟的小脸上亲了一口,笑着对吴夫人说道:“你这女儿长得像你,却有文台兄的性格,长大后必成大器。”

吴夫人莞尔一笑道:“叔叔说笑了,女孩能成什么大器?”

金良轻轻一笑,意有所指道:“能像嫂夫人这样,便是大器。”

金良指的大器自然不是指的吴夫人的胸器,而是她影响局势的权谋。

正待金良和吴夫人各怀心思地聊着天,加深着两人的熟悉度。孙尚香却伸出手指,脆生生说道:“叔叔,香儿想去跟玲绮姐姐一起玩。”

金良冲着孙尚香手指的方向望去。看到自己的宝贝女儿金玲绮和诸葛亮、陆逊、吕蒙、吴班、吴苋、甄宓以及其他数百名小孩正穿过后花园,往童子军驻地行进,他们都身着金良为他们设计的童子军绿色小军装。显得英姿飒爽,孙尚香十分羡慕地对金良喊道:“叔父,香儿也想穿那样的衣服。”

金良爱怜地亲了一下孙尚香的苹果小脸蛋道:“香儿,你现在只有三岁,等你长大一点儿再跟那些姐姐哥哥们一起玩吧。”

孙尚香兴奋地在金良怀里乱晃道:“香儿以后要多吃饭,长快点,叔父您能带香儿去看玲绮姐姐他们在玩什么呢?”

金良呵呵笑道:“当然可以。”说着就抱着孙尚香往花园后面的童子军驻地走去,金良准备走入这个占地数十亩的童子军驻地。却被童子军的岗哨拦住,两个七八岁的小男童都穿着一身整齐的绿色童子军制服,手持红缨枪,小脸绷得紧紧的道:“童子军驻地,闲人免进!”

金良莞尔一笑道:“你们不认得我吗?”

那两个小童互相对视,犹豫了一下,继而满脸涨红。斩钉截铁道:“我家玲绮将军有令,没有通行证没有口令,不管是谁,都不得入内。”

金良笑眯眯地问道:“我可是你们玲绮将军的父亲,你们童子军是隶属于中央军。而中央军又归于我统领,我是你们的顶头上司,你们竟敢拦我?”

两个小童持枪在侧,抱拳施礼道:“玲绮将军有令,军纪面前,人人平等,谁都没有特权,连大将军也是如此。大将军既非前来视察,又非前来教授,只是携带妇孺前来闲逛,并非军务在身,恕我们不能把你们放入驻地,否则玲绮将军会拿我们问罪。”

金良没有继续为难这两个冒出一头冷汗的童子军士兵,他对怀里的孙尚香笑道:“香儿,你玲绮姐姐治军严整,我们没有军务在身,是不能进去看他们训练的,还是等你大了以后,加入童子军了,自然知道他们在玩什么了。”

孙尚香非常失望地嘟囔道:“叔父,香儿现在就想看一下嘛。”

金良不想让女儿金玲绮当着她的部下丢掉权威,便没有硬闯进去,而是抱着孙尚香,走上了后花园的一处高阁,站在高阁上,俯视不远处的童子军驻地,一览无余,金良担心孙尚香看的不尽兴,又拿来一个千里镜,让孙尚香端在手里,细细观察下面的童子军训练情况。

金良以为孙尚香三岁年纪应该玩性很重,谁知道孙尚香端着千里镜,看下面舞刀弄枪的训练,竟然看得津津有味,让金良想起历史上对孙尚香的评价“自幼好观武事,居常令侍婢击剑为乐,极其刚勇,侍婢数百,居常带刀,房中军器摆列遍满,虽男子不及,严毅刚正,诸将皆惧”,那可是比自己那个被游戏里虚构为战神后裔的女儿金玲绮还要强悍的存在,如果好好培养,应该能成为金玲绮的得力助手。

金良凝视着童子军校场里带着部下努力训练的女儿金玲绮,眼里露出欣慰和自得,看来自己对女儿的培养方向是对的,女儿喜好武艺,喜欢带兵,经过金良言传身教和遍请各路名师教导,这样成长下来,将来必定能够像金良希望的那样,统领天下精锐女兵,为金良统一天下做出卓越功勋。

经过金良的苦心培养,女儿金玲绮的未来肯定不会像历史上那么悲催。

金良不禁回想起演义里对女儿金玲绮那一世命运的注解。

演义里写到,原来金良有二妻一妾道:先娶严氏为正妻,后娶貂蝉为妾;及居小沛时,又娶曹豹之女为次妻。曹氏先亡无出,貂蝉亦无所出,惟严氏生一女,布最钟爱。

那一世,金良辕门射戟,为纪灵和刘备罢兵,纪灵回到淮南去见袁术,说金良辕门射就解和之事,呈上书信,袁术大怒,想要发兵讨伐金良,纪灵献上疏不间亲之计,让袁术跟金良联姻结盟。

当时的金良没有主意,经妻子严氏的劝说,金良下定决心,厚款韩胤,许了亲事。

金良又听从陈宫的建议,连夜具办妆奁,收拾宝马香车,令宋宪、魏续一同韩胤送女前去。

本来金良这一招棋走得很好,只要跟袁术结盟,就能抵御曹操的进攻,谁知道金良没有谋略,被陈登的父亲陈珪一顿忽悠,觉得陈宫出错了主意,便让张辽领兵,将女儿抢了回来,金良跟袁术的虽无法与父亲较量雄奇慷慨,但也能自成一家。此外曹丕善击剑骑射,好博弈弹棋,在的自叙中更自诩其非凡箭艺,能“左右射”,可谓文武兼备。传闻曹操认为时下兵荒马乱,教曹丕学射箭,曹丕六岁时学会射箭,曹操又教曹丕骑马,曹丕八岁时学会骑马。

曹植的辞赋里,有着最华美的藻翰、最丰润的意象,不仅时人咸瞠乎其后,放眼千年,亦难逢敌手。人们习惯于将曹植想象成一个文弱的诗人,牢骚满腹,只知整天与几位脾性相投的朋友饮酒谈天。这其实是一个错觉,文武全才,这是曹操培养儿子的基本方向,曹植虽不及曹丕那么擅长击剑、摔跤、射猎,但沙场上的志向也是不输壮士的。如果当年带兵去合肥与孙权打仗乃是迫于父亲命令的话,后来屡次三番地向曹丕、曹丕死后又向魏明帝曹睿写出,则明显表达出曹植体内亦有一股效命沙场的胆气。

曹彰,武艺惊人,或许竟可与许褚、典韦一流悍将比试一番。他不仅擅长射箭骑马,臂力过人,尤其还有一段“手格猛兽”的传奇经历。曹操对这位“黄须儿”自也欢喜非常,但仍不忘提醒他道:“你不知道念书,只知乘马击剑,此匹夫之能,算什么本事。”遂亲自圈选了若干经典,让曹彰读去。曹彰蛮不情愿,私底下常对人抱怨道:“大丈夫当横行四海,效法卫青、霍去病,带十万兵驰驱沙场,焉能在家里作一介博士。”曹操后来就给了曹彰机会,曹彰作为骁骑将军带兵镇压代郡乌丸的叛乱,大获全胜。

曹冲,有可能是曹操儿子中最出色的一个,不仅最聪明,还最仁慈。曹冲天生夙慧,洞悉世情,极富同情心,曹操对他宠爱有加。曹冲的死,也许是曹操平生遭到的无数次打击中最惨痛的一次。当时曹丕在一边劝父亲节哀,曹操脱口说道:“这是我的不幸,你的大幸。”曹丕做皇帝后有一次仍心有余悸地承认道:“假使仓舒在,这皇位轮不到我来坐。”

考虑到子女的教育问题,金良就以曹操为榜样,他反复思考过曹操是如何把几个儿子教成才的,因为跟曹操比起来,袁绍、刘表、刘备的儿子不过是蠢猪,曹丕、曹植、曹彰、曹冲四兄弟各有所长,固然跟曹操天才的遗传分不开,更与曹操独到的教育子女的方式分不开。

一方面,曹操对于儿子们要求严厉,尤其是对曹丕、曹植、曹彰几兄弟,自小就带领他们骑马射箭,南征北战,练得一身精湛的武艺;另一方面曹操还培养他们通晓音律,著诗写赋,铸就了“三曹”在中国史上的地位。更可贵的是,曹操还以积极的心态去教育孩子,不断称赞孩子的能力,努力开发他们的潜能。襄阳铜台的登台作赋,年仅十九岁的曹植一挥而就,率先完成,曹操阅后赞叹不止,令曹植备感鼓励。东吴送来一只大象,曹操询问部下如何称象,年方六岁的曹冲就直抒己见,曹操非但加以阻止,还夸赞万分,并一一照办,令曹冲一举成名。且不论辞赋的好坏或称象的方式是否可行,曹操对孩子的积极鼓励是非常值得金良学习。其实,曹操不仅对嫡亲子赏识无比,对于养子何晏和秦朗等也是宠爱有加,令其才华备受肯定,可以傲游诸侯间而无尤。

曹操的赏识教育,就是父亲通过亲切的言语、体语表示来传达对孩子的热切期盼,令孩子在不断的积极鼓励之下,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金良也准备这样教育孩子。

金良对子女的教育,也推崇孔子所说的“有教无类、应材施教”,金良准备根据孩子们的兴趣来培养他们,不管他们的兴趣显得有多么地不务正业,金良都愿意依着他们的性子去培养他们,竭尽所能把他培养成本行业最好的人才,即便有孩子想去种地,也要培养他成为大汉最好的农学家。

金良期望自己的子女里面能出几个带兵打战的武将,有几个能出谋划策的谋士,有几个能治理一方的政治人才,有几个做贸易的经济人才,有几个文采斐然的文人墨客,如此这般类推。

金良反复教导孩子们道:“你们将来只有一个人会继承为父的权位,这并不代表其他人都是没用的,在为父心中,你们每个人的地位都是一样重的,只要你们每个人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能够做到大汉最好,做到你们领域的王者,不管是做文官也好,作武将也好,做儒生也好,做商贾也好,只要你们能够在本领域做到至尊王者,你们就是为父的骄傲!”

金良对孩子们的期望就是,不管你做什么,都一定要做到最好,努力做到所在领域的王者。

金良对子女的教育方式虽受曹操启发却胜于曹操,金良“因材施教”的教育,给孩子们多一些发展的门路,应该能够避免那种“九龙争嫡兄弟相残”的恶俗又心寒的戏码,不让他们在争夺父亲继承权的一条路上走到黑,便能在最大程度避免争权夺位的人伦惨剧。

曹操的儿子虽个个了得,寿命却都不长,除曹冲外,长子曹昂很早就死于战场,曹丕不过活了四十岁,曹植四十一岁,曹彰死得更早些。曹昂是战死,曹冲是病死,而曹丕、曹植、曹彰的死却跟兄弟争权夺位自相残杀互相猜忌密不可分。

金良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比历史上曹操的儿子出色,却不希望重蹈他们的覆辙。

金良曾幻想过,天下最重要的二十个行业里面最有影响力的人物都是自己的子嗣,金良家族在政治上的继承人便可得到其他领域的兄弟们的支援,同气连枝,互相协助,原本人丁单薄的金良家族必定会成为可传承数百年甚至更为久远的大家族。

金良努力繁衍子嗣,更加努力培养子嗣,就是想把人丁单薄的金家转变成人丁兴旺且底蕴雄厚的大世家,乃至于是天下第一世家,但金良不想沿袭河内司马家的老路。

晋武帝司马炎有一个错误的抑制世家的想法,想通过宗室镇守四方来震慑各地的世家,却不料各地世家怂恿着司马家那帮蠢货斗了起来,正可谓司马家成也子孙多。败也子孙多。

像西周文王、西汉刘邦、西晋司马炎、明朝朱元璋那样把家族子弟分封为王,镇守四方,都酿成了后来的惨祸。绝不可取,金良不想重蹈他们的覆辙,他的子女同样是大汉子民。同样要遵从金良自己修订的大汉律,同样要遵从金良自己修订的中央军纪,中央军从制度上杜绝了各地将领挟兵自重的可能性,只要金良自己不从源头破坏,各项监督制度必能形成大汉军民共同遵守的金科玉律。

金良不像大多数父亲那样狭隘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非要儿女遵循世俗的成功标准,金良在严格要求子女完成骑马、射箭、击剑、文史、诗赋之类的基础教育之后,他们无论选择那个方面作为人生理想。金良都全力支持,即便是某个子女对宗教感兴趣,加入了通天教做传教士,金良也不阻拦,只会鼓励他在神学研究和道术施展上精益求精,有朝一日能够做成一个天师。

后来金良果然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加入了通天教,那个儿子并没有拜南海仙人、于吉为师学习道术。而是拜徐整为师,全心研究神话传说,竟然成了通天教的教义权威。

徐整,是历史上东吴的太常卿,此人撰有。注有,当然这两个著作都不是金良关心的,金良关心的是他著作的有上古传说的及,据说是记载盘古开天传说的最早著作。金良听说了徐整开始撰写这两本书,为了丰富通天教的神话传说体系,便派人将他请来襄阳,并以教尊的身份委任他为一个大主教。

徐整的上写着道:“未有天地之时,混沌状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一万八千岁,天地开辟,清阳为天,浊阴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曰道:神于天,圣于地,天高一丈,地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一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五,甚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天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

又写道:“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为星辰,皮肤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虫,因风所感,化为黎甿。”

后世的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基本上都是从这两本书演化而来的。

金良知道此时的徐整才刚刚开始写这两本书,便让徐整按照自己勾描好的通天教教义,结合大汉各处流行的神话传说,编造出一个完整的符合通天教教义的神话传说体系。

徐整花了半年的时间奔赴各地采集素材,又花了半年的时间去书写,用了一年的时间,终于将华夏神仙录写了出来,这本书经过陈琳润色,教尊金良签署,作为全民信教时的辅助读物,又作为中央大学堂神学院的教材。

却说金良按兵不动,等到光熹四年八月,终于等到了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

泰国胸最女主播衣服都快包不住了视频在线看!!请关注微信公众号:meinvmei222!!

最新小说: 霸道校草独宠乖丫头 贞观唐人 EXO新人驾到女扮男装2 异度图书馆 夏日花开风摇曳 怒穿三国 红色传奇 九天夜话 孙悟空 娇妻在上,恶少别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