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靳老爷子去了一趟沈家见老伙计。
谈话内容没人知道,但是过了几天之后,靳老爷子却将律师和公证所的人都喊来了,还将靳家的小辈们也都召集到了家里。
然后当面宣读了自己的遗嘱。
靳老爷子一共三个儿子,两个孙子,两个孙女,其中大房是一对姐妹,二房就靳家寅,三房是个才上初中的小男孩。
意料之中的,二房分到了大头,而且甚至是直接落到了靳家寅的身上。
靳家寅的父母喜形于色,其他两房的人脸色就不大好看了。
可老爷子强势了一辈子,他决定的事情没人能更改,直言下个月初六举办宴会,正式宣布靳家寅成为下一任家主。
*
正当所有网友都觉得沈氏集团的sr手机开发新系统只是说说而已的时候,sr手机却突然发布消息,所有原系统版本7.0以上的sr手机都能可以升级为onei系统。
新的onei系统不仅兼容之前的系统,而且还有新的功能,在ai连接方面更加流畅等,页面流畅度也更好,信号接收能力更强等。
看似好像变化不大。
网上的讨论似乎也有些一边倒的趋势。
至于更新的问题都是采取自愿原则,只是接下来发售的sr手机都将搭载新的智能系统。
等到新的系统上线之后,依旧还是有不少忠实的sr粉选择了升级。
虽然暂时看不出什么变化。
直到一个事情忽然在微博上了热搜——
几个登山驴友在山中失联,暴雨滂沱,搜救难度大的情况下,他们居然定位到了其中某个驴友的手机信号。
这几乎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
同行的四名驴友,只定位到了其中一个信号,虽然若隐若现,可真是靠着这微薄的信号源,他们终于找到了被困在山洞里的四名驴友,而其中一人还被滚落的山石砸中,受了重伤,此刻已经烧糊涂了。
获救之后,记者采访时问他是不是带了信号加强器之类的装备,然而对方只带了一台手机。
正是搭载了onei系统的sr手机。
相比其他三名队友宛若砖头一样的手机,他的手机隐隐约约闪烁着一格信号。
虽然没办法打电话求助,但是却也正是因为这微薄的信号让他们得救了,而那位烧得神志不清的驴友也在经过48小时重症监护之后转危为安。
然而也有人跳出来他的手机也升级了最新的onei系统,可路过某些地区的时候也依旧没信号。
可不管网上如何争论,那位驴友却成了sr手机最忠实的粉丝,在出院之后立刻给全家人都安排上了新的sr手机。
苏一也看见了这条信息,这倒是有些出乎意料。
她对onei系统并没有进行多大的改动,甚至是基于之前的卓安系统打造的,但是加入了星辰科技研究的ai编译器,说白了其实就是基于之后的ai科技而服务的。
没想到居然意外地提升了系统接收信号的能力。
只是网络上言论仍然是各执己见,苏一也没想过要正面回复,而沈氏集团拥有强大的公关团队,应付这种情况完全就不在话下。
“到了。”司机停下了车,对身后的苏一说。
“谢谢。”苏一付过车费之后,就下了车,朝着c大走去。
从今天起,她就是c大数学系的在读博士生了。
张渊自从成为华科院的院士之后,就变得更忙了,也直接挂名c大的名誉教授,不再授课带学生了。
而顾苏一是个例外。
作为张渊最疼爱也是最器重的小弟子,张渊不带别的博士生,但顾苏一却是特殊对待的。
因为“角谷猜想”是她的研究生课题,所以才拖了一年多直到角谷猜想证明出来才正式读博,相反,计算机系却是马上要博士生毕业了。
在苏一研究出半自动无人驾驶技术之后并运用到实际里,青大在国家的授意下就组建了一个类脑计算中心天机团队。
所谓“天机”芯片指的是异构融合类脑芯片,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既可支持脉冲神经网络又可支持人工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芯片,和苏一的研究方向几乎一致。
虽然苏一没有加入,但是团队却有邀请她交流。
苏一为此也从中获取了不少的灵感。
至于沈彦庭,在攻读完mba之后他就不再继续读博了,而是将心思完全放在了公司上,反而是左文浩和陈茵,也不负众望地考上了都京某大学的研究生。
至于祝晓婷研究生复试没过,在左文浩的建议下也跟着来了都京,因为她的考过了教师资格证,所以在沈彦庭的安排下,进了一家私立中学当语文老师。
唐宇和白耀辉更是早就已经进入公司。
如今他们的小团队只差最后一个人了,而简思宁则还需要两年才能回国,她去年考上了剑桥的法学院,正式成为剑桥的一名在读研究生。
没有再走沈彦修走过的路,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