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论商(1 / 1)

论商

站在用工角度,李默今年也不能进入东德地区。

站在资金角度,李默今年也不能进入东德地区,还是借助香江股市大好的机会,多捞一点资金吧。

接盘侠也不纯粹是香江人,大半是外来的游资与热钱……美国经济情况不大好,日本人在自救,欧洲经济情况一般般,特别是明年索罗斯狙击了英磅,让大家觉得欧洲区也不太安全,于是热钱一直涌到香江与东南亚。

接着到了美国IT产业兴起,各个热钱渐渐撤资,前去美国,这也是亚洲金融危机的一条原因……居然都没有什么专家想到过,当然,李默也不会傻呼呼地改变这种大势。

李默便回去了,还有几件事等着他处理呢。

得天下,因为秦法苛刻故。诸葛亮治蜀法竣律苛,而民大悦,由是抗衡魏吴,因为东汉法已弛,这就是调剂。中国现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也是一种良性的调剂。

还有一场运动,胡适等人发起的文化思想运动,他们认为只有在思想上改变中国,中国才有希望,鲁迅写了许多文章,就是这个运动下的产物。但是他们做得太极端,连汉字都想打倒,加上那种乱世,哪能成功?

但确实,中国是需要一些思想与文化上的改革了。至少官员是真正的领导,领着老百姓过好日子的向导,而不是视万物黎民为刍狗的天。

再到光头强时代,后来有许多国粉,确实他们在抗战中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

可有没有看到他们的另一面,超超超级的腐败,不提柳叶圩地区一些老人对国军的印象,就说举世所知的四大家族,又干了什么事!也包括战神薛岳……

光头强能力也不行,日本正式侵华前,他还有许多时间整顿中国,做到了没有?不要说这个那个的原因,太祖起点更低,局面也更困难,时间也更短,但将中国拧在一起了。

若是让光头强得势,说不定现在中国还在搞军阀混战呢。

中国建立后,为了发展工业,甚至牺牲了农民,然后改革,改革一是开始重视人性自私的一面与动力,提出多劳多得,促进了生产力,还有就是进一步重视科技,提出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

然而无论工业、农业,都需要商人盘活它们。有了科技,也需要企业家将它发挥出经济效益。创造出效益,才会有更好的财政反馈给国家、社会,回馈给科技研发,否则工业农业就是一滩死水,科技也因为缺乏研究资金,迅速落后。商人与企业家总体来说,是逐利而行的一个群体,但国家确实离不开他们,特别是这时候,更需要商人与企业家将计划经济的死水搅活起来。

李默所想的这些,不是眼下的政策,也不是九二后的政策。

他想的需要,是进一步给国内商人与私人企业一个公平的环境、政策、法律与税务。

九二后,正式放开私企了,但各方面继续的不公平、继续在灰色的环境下成长着。

反观所谓的同胞们,86年王安拥有二十亿美元的财富,为华人首富。

随后港台出现了多少超级富豪?

若是没有大陆这些政策的照顾,如富士康的郭台铭,他们能将企业发展起来吗,能获得大量的财富吗?

但这个观点太激进,上面许多老人还想着马大胡子呢。

李默不敢说了。

实际真说了,也没有多大的关系。铁书记就是以搞经济见长的,并且李默疏忽的是,不久,他就要调到京都。以他的智慧,同样地也感到了这方面的欠缺,因此才问了这个问题。

然而政治挂帅的大环境下,李默怂了,他含糊地说:“是有一些商人与企业家为了利润,什么事儿都能做得出来,其实国家也有责任。明朝不禁海,像宋朝哪样,东南商人还会不会与倭寇勾结?国家需要这个群体,同时国家也有引导的责任。如眼下的,不请官员吃喝,不送他们的礼,就办不成事,让商人如何遵纪守法?”

但有一条,李默没有说。

美国的一些做法,便是最好的借鉴。

虽然漏洞百出,不过他们将公益与免税挂钩,确实造成了大多数富人热衷于一些慈善活动。

严格的个税与遗产税,多少减少了贫富悬差的分化。

但前面说说还可以,后面若是说出来,李默能让一群二代立马干掉,铁书记若是采纳执行,也立马下台。

“小李,你说的意思是,不能完全相信商人的品德,但国家有引导的责任,也有能力将他们引向好的一面?”

铁书记追问,李默追得有些害怕了。

饭能乱吃,话可不能乱说。

他以前时常嘲讽官员,但有嘲讽的理由,然而这些答得不好,就能犯下“原则性”的错误……有些小牢骚,上面是能忍受的,路线性的错误,上面是不会忍受的,他可不想在九二之前,就被列入清算的对象。

最新小说: 乡村小保安 老子是首富 十项全能 最牛大明星 人族末路 浮云之恋 玄铁印 王牌透视 世若囚笼 绝世美女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