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莱战报
钟进卫见自己的建议被崇祯皇帝采纳,并安排了下去,心中一阵激动。
过了好一会后,他才平复了心情,对崇祯皇帝奏道:“陛下,之前令登莱巡抚出兵支援锦州前线。现在既然建虏已退了回去,一则其战略目的已达到,二则建虏兵力收缩回去,必然会增加登莱一线的压力。登莱巡抚才到任不久,还需一个熟悉训练军队的过程,不如派人前去通知下,免得他们遇到优势建虏而损失惨重。”
崇祯皇帝点点头,钟师傅说得有道理,卢象升过去确实没多久,之前的旨意也只是希望他的骚扰能逼退锦州的建虏而已,现在已经达成目的,自然就没必要继续打下去了。
于是,他就回答钟进卫道:“就依钟师傅所奏。”
崇祯皇帝刚要传旨派人之时,殿外又传来动静。声音渐渐清晰起来:“登莱捷报,斩杀建虏四百四十六名,烧建虏粮草无数。”
文华殿内的几个人都听清楚了,不由得一个个都露出一脸喜气。
兵部尚书梁廷栋当即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锦州退兵,必然是登莱把建虏打疼了。”
崇祯皇帝笑着点点头,不用他说,大家应该都已猜出来了。
报捷的使者很快就进入了文华殿,跪倒在地向崇祯皇帝再次报捷。
一边有眼力的内侍早已等候在一边,当即取来捷报,献给崇祯皇帝。
钟进卫和温体仁以及梁廷栋都看着崇祯皇帝在看捷报,等着听具体的战况。心里想着卢象升刚到登莱才没多久,竟然打了一个大胜仗,真是让人意外。
不过梁廷栋等着等着忽然又开始担心起来,他想起来之前的时候,登莱巡抚说是要入朝作战,不会是把朝鲜人的头颅当建虏的来算了吧?
但他注意观察崇祯皇帝的脸色时,好像觉得自己的想法又不像,因为崇祯皇帝脸上的喜气是越来越浓,那嘴都要笑得裂开了。
忽然,崇祯皇帝“啪”地一声,把奏章一合,对看着自己的钟进卫说道:“钟师傅,你推荐的这个卢象升还真是厉害。当初在清水明月关的时候,他擒获奴酋,朕还觉得是运气。但现在他在登莱又取得了一个大胜,真乃朝廷之栋梁也!”
听崇祯皇帝这么称赞卢象升,底下三人就更是想看具体的战报了。
钟进卫先拿到内侍转送过来的奏章,马上就看了起来,一边看一边点头。
原来卢象升当日得到刘兴治的汇报后,原本是打算率军前往朝鲜境内,由逃到东江的朝鲜人为向导,准备狠狠地给四处搜粮的建虏一个打击。
可没想刚到皮岛的当天夜里,又有朝鲜人逃到皮岛,并带去了一个消息,说是建虏把在朝鲜征集到的粮食装了很多辆大车,刚出发回辽东。
卢象升原本就推断出辽东建虏缺粮,听到这么一个消息,怎么都不会放过。
他在问清楚护送粮草的兵力只有五百建虏和一千朝鲜步军后,便当机立断,率军改变了主攻方向。
他一边先派出各岛的明军去骚扰迷惑建虏,一边则从海路前去追赶建虏运粮车。
在派出的夜不收侦察到建虏车队的踪迹后,卢象升就决定一网打尽。
理由有两个,,一边传给梁廷栋一边叹道:“真是可惜了那些粮食!”
他是首辅,民事上操心操力的不少,对各地的粮食情况也有个数。那么多粮食要是被卢象升成功截获的话,至少登莱的粮食在短时间内就不用操心了。
崇祯皇帝刚才只顾着高兴,听温体仁这么一叹,也想了起来。他一拍御桌说道:“待验过首级之后,内阁同兵部会商,对有功将士论功行赏,朕另赐登莱巡抚尚方宝剑一枚,三品以下武官可先斩后奏。”
温体仁知道崇祯皇帝因为那祖大乐作战不力,而决定给卢象升更大权力,以便众将慑服,不敢不尽心听令。
钟进卫看着崇祯皇帝处理事情,想着登莱一事,联想刚之前的事情。
忽然又多了一个主意,他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不如让登莱把首级尽快运来京师,和死营献俘一起,给那些蒙古人多一个震撼如何?”
“哈哈,好,钟师傅言之有理,就照这么做吧。”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京师就为这个事情忙碌起来。各项环节都要安排好,以便后面有关修路的事情能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