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宅书屋 > 其他类型 >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 > 第五四零章 唯汉独尊

第五四零章 唯汉独尊(1 / 1)

唯汉独尊

建安十四年,朝廷公告天下,在幽州蓟城、徐州郯城和荆州江陵分别设市,新设三市的行政长官地位与长安督相同。至此,以洛阳为中心的一京四都格局成型,朝廷分别派出大臣前往这几个大城市任职,专职负责相应的事务。

位于洛阳北方的蓟城,因为扼守着燕云门户,加之手工业发展迅速,文教事业兴盛,因此被刘和定义为科教中心和工业中心,首任市督为早期就开始追随刘和的刘放。有刘惠和刘放两人留守幽州和蓟城,再加上张郃在外围率军镇守,大汉东北方向可保无虞。

位于洛阳东方的郯城,因为靠近东海,而且这里正好位于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段,因此被刘和定义为海贸中心和金融中心。大大小小的海船从东海煦县的郁洲山海港出发,向北可以直达渤海湾,然后经由连通渤海湾的灅水抵达蓟城,也可以逆黄河而上抵达京师洛阳,还可以向东前往三韩半岛甚至是倭奴诸岛,向南可以沿着海岸线直达交州,还可以逆长江而上抵达江陵。优良的水运条件,正是作为贸易和金融中心的必备条件,今后郯城铸造的金、银、铜币和各种票劵便可以走水路运往各地。

位于洛阳西边的长安,本来就是前汉的京师所在,历史底蕴十分深厚,加之长安是陆上丝绸之路的***,与西域诸国联系紧密,因此刘和将长安定义为宗教中心和文化中心。为了把长安营造成天正教的圣地,刘和动了不少脑筋,甚至还想出了教宗加冕这样的办法。当时,天正教》,为今后大汉走向宪政之路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汉典章》明确规定了皇室的权力、义务和责任,明确了天正教作为国教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以丞相为首的内阁官员对于帝国和皇室应尽的责任。

建安四十年,皇帝刘协宣布退位,排位第一的皇储刘襄登基。刘协退位之后,进入天正道担任教宗刘和的助手。刘襄登基之后,改年号建安为承安。

承安十五年,刘协病逝,教宗刘和于是宣布退位,皇帝刘襄宣布禅让,由刘协第四子刘兴接替皇位,刘襄接替刘和为天正教第二任教宗。

承安二十年,大汉的人口突破五亿,疆域已经扩张至地中海附近。

承安二十五年,已经九十四岁高龄的刘和在天正殿内接见了驾驶远海探测船从北美大陆环地球远航两年之后归来的功臣。

承安二十九年,九十九岁高龄的刘和在长安无病而逝,天正教两亿多信徒在各地为他祝福,尽管大家心中对于这位圣人的归去十分不舍,但大家牢记着他生前的叮嘱和遗言,没有人痛哭流涕,大家微笑着在各地的天正堂内回忆刘和一生创下的丰功伟绩。

刘和逝去之后,教宗刘襄和皇帝刘兴共同尊奉刘虞、刘和、刘协三位为大汉三皇,其中刘虞被尊奉为仁皇,刘和被尊奉为圣皇,刘协被尊奉为明皇。

在随后的无数岁月中,大汉帝国虽然经历了许多次内部的对抗和外部的攻击,但因为天正道的存在,因为皇室的号召,大汉帝国从未分裂,总是能够顺利地进行政权的更替和变革。到了千年之后,大汉帝国成为蓝色星球上人口超过三十亿,疆域覆盖了陆地疆域超过七成的超级大帝国。

如果不是因为圣皇刘和曾经留下遗训,要求后人不得彻底统一蓝色星球,确保人类基因和文明的多样性,尚存的一些小国也早已并入大汉的疆域……

(全书完。)

最新小说: 万人嫌一心求死,师兄们却红了眼 [红楼]林如海贾敏重生了! 明道烽火符 七年之痒,前夫不知道我重生了 带着鬼姬闯战国 心有不甘 仙墨染青录 每天都在要抱抱 重生还躺枪 苦口良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