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章 明朝查水表
的原件以备勘合,驾帖拿人,初期仅仅限于京城左近,弘治、正德间,缇骑开始至外地拿人,但需要各衙门会签以防假冒……也就是说,明朝的锦衣卫拿人,程序上甚至比如今的跨省抓人还要严谨许多,比之当时的衙门拿人更是多了不少“专业范儿”。
而且锦衣卫的内部分工也非常明确,其中经历司主管锦衣卫公务文书的出入、誊写及档案封存等事项。
南镇抚司,主管一般卫、所部队人员之犯罪侦查、审讯、判决、情报以及军事武器之研发事项,相当于后世之宪兵队、军事法院、军事检察署以及军备局之结合体。
北镇抚司则主管各地藩王皇亲国戚及官员的秘密监视、肃反肃贪,独立侦讯、逮捕、判决、关押权力(诏狱)以及反间谍事项。有点像美国的FBI和CIA的结合体。
其外,也曾参与收集军情、策反敌将的工作,如在正德时收集蒙古小王子的情报,万历朝鲜战争中收集了大量的倭军军情,这一点真的是跟CIA有的一拼。
即便是在个别时候,锦衣卫系统势大失去控制,我们也很难相信这样一个组织会是明朝灭亡的根源所在,如今锦衣卫在国人心中的不堪形象,大多倒是因为《明史》中的描述所致,至于《明史》的可信程度我们不好评价,只说说现在的几句闲话:我们总说以前白色恐怖、特务统治,然而以前却有鲁迅这样的人物一边在报纸上发文骂着政府一边却优哉游哉地拿着政府的高薪,蒋光头即便痛恨,却也无可奈何。然而现在,一个人在家中发几个帖子都会被跨省,被查水表,至于想学着鲁迅在报纸上公开发表?同样,清朝总说明朝政治昏暗,厂卫特务血腥统治,然而在时人的笔记中却不时发现抨击朝政,甚至骂皇帝的记载,然而在清朝,清风不识字尚且人头滚滚,更何况敢骂皇帝的人?到底哪边特务统治更厉害一些呢?
当然,我们说的锦衣卫拿人需要驾帖还要当地衙门的勘合,那都是程序上的事情,抓一些皇亲国戚、当朝大员,为了不被抓住小辫子,锦衣卫系统自然会慎之又慎。
然而抓一个小药铺的二掌柜,乔龙这个锦衣卫的副千户自然不会如此谨慎,还要通过刑科给事中的签押,如果真要这样办,锦衣卫什么案子也办不成了。
在我国,这程序的东西,自古以来就是有松有紧,人治大多数情况下会大于法治,这是国情使然,到现在也没有什么改变的办法,否则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冤假错案了,前一阵子才平反昭雪的那叔侄俩不正是最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