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难
侯方域早年的生活还是非常优渥的,毕竟他父亲乃是堂堂部院大臣,他侯家乃是归德望族,而自己又是文章好手,东林名士。无论去哪里,迎接他的都是崇拜的目光。
可当到乱世降临,家园变成废墟,父亲又病故之后,一切都变了。
说句实在话,他现在的日子过得甚为窘迫,要做官的理想也因为科举之途不顺而逐渐磨灭。
钱谦益这话让他猛地惊醒,是啊,现在是乱世,做官可不只有科举这条路。就复社四公子中,方密之早就中了进士,如今正在朝中为官。冒襄因为做了史可法幕僚,也得了朝廷的任命,可惜他运气不好,死在战场上。至于陈贞慧,也曾积极寻求入仕,可惜因为得罪了阮大铖,如今正被下到狱中,生死不知。
既然冒、陈二人都想过另辟蹊径想要做官,自己又何必在科举场上一条道走到黑。
而且,朝政有阮大胡子把持,科举这条路自己好象是已经走绝了。
是啊,只要能够做官就好,管他什么出身呢?
再说,做官之后也可以去参加科举啊!
看来,去孙元那里确实是一条好路子。
如果不去,说不定还真要被阮大铖给害死了,一想起陈贞慧的下场,侯朝宗就打了个寒战。其实,他这人还是比较胆小的,当即就道:“钱相,我倒是愿意去孙如皋那里。说起来,我同曹国公也算是旧识了,当年贼军犯我中都凤阳的时候,晚生同他还有过一面之缘。只不过……只不过……”
钱谦益:“只不过什么?”
侯朝宗有些尴尬:“只不过当年曹国公还是个寻常草莽,晚生性子又甚是狂妄,难免有得罪他之处……”他做梦也没想到,当年自己都懒得看上一眼的农家小子如今竟然成为堂堂国公,也是个本事啊,能够获取极大名声,谁敢说侯朝宗没才?”
黄佑道一脸的严肃:“太初,如今我扬州镇最缺的还真不是政治带兵之人,而是各级行政机构,各级官府衙门的普通官员,能够将你所颁布的每一条政令顺畅地传达下去,并保证不折不扣地实施。老实说,虽然上次的公务员考试吸收了一些人才为官,可我军在拿下徐州,山东军拿下济南府之后,地方官府官员缺员严重。侯朝宗在士林中名头极响,连他都能为太初所用,应该能够对士林产生影响的。”
孙元若有所思:“黄兄的意思是千金买马骨?”是啊,人手真的不够啊,尤其是治理地方的普通官员。这些人还真不要求他们有什么多大的本事,只要能够将自己的命令执行下去就可以了。可就连这一点,就目前看来,自己手下也不一定能够做到。现在宁乡军除了有半个扬州之外,还有一个徐州。刘春已经拿下了济南府,这个地盘自然不能白给山东军。山东军在自己的系统中也就是一支可用的军事力量,至于管理地方,孙元可以代劳了。所以,山东那边也需派出大量的官吏。这还是其一,将来高杰出河南,河南那边也需要很多官吏。这可不是再来一场公务员考试就能解决的问题,还需要有书生和有知识有文化的管理人才主动投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