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水库正在建设,万历皇帝到水库视察,工地上有将近二十万百姓劳动,他们每个月工钱八钱银子,干四个月能赚二两银子。
“杨兆、庞尚鹏。”
“在!”
“今年有轻微干旱,还不知这天如何,这老天爷不下雨,谁也没办法,一定要多打水井,江西、浙江、南直隶奏疏报上来,南边今年雨水很大,容易发水,庄稼都淹了。”
“去年广东冬天下雪,很多牲畜都冻死。”
“最近几年天气确实怪,要不是圣上去山西赈济灾民,这鼠疫就会蔓延开。”庞尚鹏说。
“事事勤勉一些,就算有灾害,也能从容应对。”
“百姓应该多储存粮食,应对不时之需。”
在密云水库视察完,万历皇帝第二天又去通州视察,这里运河码头附近,异常的繁华。
代王朱鼐铉告诉万历皇帝:“咱们的糖、酒、还有眼镜、香皂这些运到南直隶。”
“这些东西在南边,卖的如何?”
“很好。”朱鼐铉笑着说:“南方人喜欢吃糖,他们做菜都要放一些,因为盐便宜,他们做腌肉、腌菜这些。”
“大兴要搞手工业园,到时宗人府的厂子搬迁到大兴一部分,通州这里也要建造个手工业园。”
“百姓手中有钱了,他们才会买粮食以外的东西,这样生意才能兴隆。”
“是!”
随后几天万历皇帝去新兵营去视察,两个团的新兵已经到大兴兵营,这些人的家属还没到京。
“郑雷,这两个营的士兵训练,就归你负责了,其他人要跟着朕去热河视察。”
“是。”
……
四月初七。
万历皇帝开始他第三次北巡,这次北巡他带着骑兵团还有三团。
京城到热河的道路已经很平整,每天都有大量的马车走这里。
五天就到热河。
杨元、俞咨皋、骆尚志、吴惟忠、叶梦熊、唐鹤征他们在热河城外接驾。
大军刚到热河,就感觉这里人流涌动,今年要比去年人多。
定国公还有成国公已经被万历皇帝打发回京,现在京营还有一万多人,让他们修建京城水泥路。
就是要把京营这些老爷兵折腾够呛,让他们托关系进来。
“你们的兵都带来了吗?”
“带来一部分。”杨元说。
坐在太和殿的椅子上,万历皇帝也不客套,他直接说:“热河这里七月初就要完成集结,本来想七月初出兵,奈何七月天气炎热,士兵披甲太辛苦。”
“咱们的甲胄,现在大部分都是棉甲。”
“草原上的牧民,要八月才放牧完,俺答强行集结他们,势必要人心不齐。”
“陛下,永谢布部的青把都联系咱们,他要做内应,这个青把都是董长昂的老丈人,他想见长昂。”
“哈哈,这个老东西,到时看他的表现,土蛮他们去外征服喀尔喀部,今年他们回不来。”万历皇帝笑着说。
聊了几句,万历皇帝把唐鹤征叫到玄德宫。
“你这辽东丈量田地怎么回事?”
“很多田地都是辽东将领的,刀不能砍自己身上,阻力太大。”
“你把名单报上来,谁阻止丈量田地,谁就要掉脑袋,朕自会派遣锦衣卫去做。”
“辽东现在人口到底有多少,你差事你要做不好,我就要派别人去辽东。”
“吹牛吹的山响,具体干起来拉跨。”
唐鹤征被训斥的脸都紫了。
“我知道了!”
“圣上,做的太急,是不是太得罪辽东的将门。”
“李成梁的弟弟还在辽东,杨元的父亲杨四畏也在辽东,他们家都有大量的田地。”
万历皇帝一摆手:“朕不管谁的家,清查田地这是国策,不要以为张居正死了就不查,宗室都查田地,这些将领长几个脑袋!”
唐鹤征感觉脖子发凉,今日才知道当今皇帝如此暴戾。
“现在大明不怕乱,越乱越好,地上的杂草多,就多锄几遍地,什么时候杂草没有了,这田才能长好。”
万历皇帝才不管有没有人造反,只要有人造反,这就是给亲卫军送军功,他要创建第三大明,不是太祖时的第一大明,也不是成祖的第二大明。
第二天视察军营,再次把银币发下去,讲几句、考校士兵、视察军营,最后和士兵一起吃一顿饭。
第三天视察热河百姓生活如何。
连续几天就忙这些事。
四月十七。
万历皇帝结束第三次北巡,他带着大军返回京城。
……
回京后的第一件事,他想起来。
“张鲸。”
“奴婢在!”
“寿阳公主今年十七,准备明年的大婚。”
“驸马年龄相当,十八到二十之间,家世清白,身体健康,长的要端正,要识字,不要书呆子。”
“这个事你去办吧,选完人带着给朕看一看,不要南方人,最好京城,山西,山东的。”
“奴婢遵旨。”
朱翊钧到陈太后宫里,他让魏四把寿阳公主叫来。
“小四,去叫寿阳公主。”
朱翊钧看着陈太后宫里的两个宫女,这两个就是他以后的妃嫔。
“你叫什么?”
“民女姓沈。”
“你是黎族人吗?”
“回陛下,是。”
这女孩太小了,才十六,长的还不错。
朱翊钧继续问另一个:“你叫什么?”
“回陛下,民女姓朴。”
“你们朝鲜朴是不是大姓?”
“嗯。”
“你今年多大了?”
“十八。”
“哦。”
“你父母都是农民吗?”
“是。”
不一会寿阳公主就到,她先给陈太后问安,随后问万历皇帝安。
“三姐儿,皇兄已经命人给你挑选驸马,找个和你年龄相当的,银钱上朕不会亏待你。”
“知道母后说了朕不少坏话,不过你要清楚,朕是皇帝,其次才是儿子,家可以没有,囯不能没有。”
“国家,国家,有囯才能有家,希望你能懂这个道理。”
朱翊钧笑着说:“做好心理准备,明年出嫁,出嫁前让你见一面。”
“是。”
万历皇帝起身,他走回养心殿,要不是寿阳公主年龄大了,他不想管这破事,什么儿女情长,对于大明来说,微不足道小事。
他叫来陈矩、蓝自大、还有季伯常。
“六月中旬要把粮草、火药、炮弹运到张家口,大军七月初从京里出发,到张家口休息两天,就要出征。”
“是!”
“这一仗,关系到大明未来的命运,要重中之重的对待。”
“是!”
他们离开后,朱翊钧坐在椅子上,他脑子里不停的想土木堡政变,这次出征会不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