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清寺庙
过了几天平静的日子,转眼就到了十五这天。文夫人一大早就让人备好了马车,这边章妈妈便事先将香烛檀香金箔等东西放进马车,那边文夫人安排完府里的一应庶务便领着三个孩子用完早饭出来了,李泰华同行。
“夫人,都准备好了。”章妈妈转身便瞧见文夫人,上前行礼说道。
“那便出发吧,再晚怕是要误了时辰,我们得午时之前赶到三清寺。”文夫人说道。
话毕,章妈妈便从马车下方拿来个小几子,扶着文夫人、李文昔以及李文琴上了马车。而李泰华和李文柏则分别上了马车前的两匹枣红色的马和棕色的马,看得李文琴一脸羡慕。
这次去三清寺,文夫人并未安排太多的人,除了八名护卫之外,只带了章妈妈和立春及立秋两人,留下立夏和立冬在府里照应。
很快,李文昔坐在马车里便能感觉马车走动起来。环视一圈马车,空间不大,但母女三人坐着倒也宽敞。不过,章妈妈和立春、立秋三人坐在后面的一辆马车内,否则,六个人还真有些挤。
“昔儿,若是累了便躺下来休息一会儿,还要好一阵子才到呢。”文夫人看着小女儿困顿的神色,说道。
李文昔想了想,便躺了下来,头拯着文夫人的腿,闭目休息。
说起来,不算上次郊游,这次出门算是李文昔真正的远游了。她知道这三清寺,是在青河县以南的三清山上。就是不知道这里的三清山与前世江西省的三清山有什么不一样。
“娘,喝点水吧。”李文琴从一旁的小柜格里取出一囊水,递给文夫人道。
“你喝吧,娘不渴。”
“昔儿你要不要喝点?”李文琴又将水囊递到妹妹面前,轻声说道。
李文昔闻言,掀开眼皮,摇了摇头,轻声道:“不喝。”说完,又闭着眼睛。虽然这马车颠得她并不想睡觉,可就不愿起身,就这么躺着也比坐着舒服些。
“夫人,咱们出县城了。”赶车的马夫忽然说道。
李文琴闻言,瞬间来了精神,小心翼翼的掀开窗帘一角,朝外面瞧了起来。虽然这外面的风景不见得有多好看,但比起小小的马车厢内,能看见外面的景色会让人觉得不那么憋闷。
“你就不能安生一会儿么。”文夫人不赞同的说道,却也没太多的责备之意。
李文琴转过头朝自己娘亲吐了吐舌头,又小心的看着外面。倒是李文昔,似乎对外面的景色没有太大的热情,依旧是好死不活的躺着。这种颠簸的摇晃让李文昔想起前生坐过的小三轮车,她们家乡有个词形容那车叫做——拐的。
一行人行了近一个时辰,已经能看见三清山了。李文琴则从一开始的兴奋,到后来的索然无趣,最后干脆也焉巴巴的躺着。而李文昔只觉得自己的五脏俱移,头昏欲吐,脸色苍白。
她不是没坐过马车,也不是妈妈将上香的东西取了出来,又交待家丁好好看着马车和马。便同李泰华等带着三个儿女走进寺庙。
寺庙不算大,共三座殿,中间最大的一座是大雄宝殿,供的是如来佛等,右边一座供的是地藏王菩萨,左边供的是送子观音等。三殿后面是香客休息间,再后面便是膳房和僧人们居住的地方。
李文昔跟着父母和双胞胎等人将三座殿内的众神佛拜了个遍,不说她原本是信佛的,就是不信,在这种地方也应该虔诚心静。所以,她很认真的做着娘亲教给她的参拜动作,一丝不苟,并用心祈祷希望她的家人能平平安安。
在寺庙里,总是少不得抽签。文夫人让三个儿女每个抽了一支,自己却没抽。待三人抽完签,便又笑眯眯的拉着三人去解签。
“自小生身富贵家,眼前万事总奢华,要君赐受金鱼袋,四海传名足可夸。”这支签文是李文昔抽到的,却不是为了她自己,而是为了她爹娘所抽。虽然看不太明白这句话,但看着却像是个好签。
至于李文琴和李文柏,各自都抽了不错的签,虽然李文昔没看,但看她们两个脸上的神情也知道不错。
“昔儿抽到什么签了?”李文琴笑嘻嘻的凑过来问道。
“吉签。”李文昔将签纸递给一旁的文夫人,道。
“我的也是好签。”李文琴说。
“这签文求得是个心安。”李文柏耸肩,说道。
李文昔闻言,转念一想,觉得也对。如果签文真显灵的话,那刚才她怎么看见有个妇人一直在摇着签筒,抽了一支又一支的,签筒里的签大半都被她一个人抽拿走了。先不说这妇人就算有钱没处撒,乐意送银子给解签文的师父,人家佛主也不见得有空理会啊。要人人都像她这么个抽法,佛主还不得累死?
“好了,差不多了,我们先回房休息吧。”文夫人见三人都抽得好签,心下也高心,笑道。
这寺里的客房是有限的,并不是所有人进来都能得到一间屋子休息,而是提供给那些长期捐赠的香客们所用,也就是所谓的大客户供奉。而文夫人,便是这其中一位大客户供奉,一直以来没少给三寺清捐银子。
回到房不一会儿,便有僧客送来斋饭,很是精致。看得李文昔一个没忍住,冲口问道:“爹娘,你们和寺里的住持很熟啊。”
闻言,众人一愣,李泰华有些奇怪的看着小女儿,不明白她为何会这样问,倒是文夫人开口道:“虽然和住持认识,却也算不得熟。”她虽捐赠不少银子,但像她这样的供奉也不少。倒是和住持有过几面之缘,但也谈不上熟吧。
“哦!”李文昔暗暗滴汗,前世的小说里不都是这样写的?总感觉寺庙里的方丈啊住持啊大师啊之类的很容易见的,永远和有来历的人各种熟。看来,她被小说荼毒惨了。
“快吃吧,小脑子莫瞎猜想。”李泰华摇头无奈,笑道。
“我见斋菜这么精致,还以为是寺庙特意为咱们准备的,就以为住持和爹娘熟嘛!”李文昔天真的语气,尴尬的说道。
“哈哈哈!昔儿,你真是太搞笑了。咱们家每年送几百两银子到这寺庙里来,难得来一趟人家还不给准备点好吃的招待咱。想吃点好菜住点好房,不用和住持熟,只要报上咱们家的府号自有人细心待你的。”李文琴笑道。
“我这不是不知道么。”李文昔讪讪道。
“好了好了,用饭吧。再不吃可就冷掉了,没人帮你们热啊。”文夫人怕儿女再闹下去不像样子,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