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什么
十万米直径大小的陨石是什么概念?十万米就是实打实地一百公里!一百公里直径的陨石,已经勉强算是接近最小的陨星了!
一百公里的庞然巨物,千公里每秒的速度毫无规律地向各个方向高速飞行,而相互间间隔只有十公里,可以想象这些陨石之间相互撞击的可能性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几率!
这就如同在沸水锅中翻腾的豆子,想让两颗相邻的豆子不碰到一起,可能么?当然不可能!而且,每两颗豆子之间只碰撞一次,不发生二次、三次碰撞,可能么?只是两两相碰,不会发生多个之间的碰撞,可能么?
整个陨石带之中的陨石此时就如同这些翻腾的豆子,被一只魔鬼的大手搅动着,翻腾着,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陨石互相撞击到一起,二次碰撞、三次碰撞,不停地连环相撞,不断地改变着飞行轨迹。经常是一颗陨石在一秒钟之内的飞行轨迹就要改变几十、上百次。而无数颗每秒钟改变轨迹上百次的陨石在蝶影号周围翻滚着,每秒钟和蝶影号撞上石头的频率会是多少?简直是难以计数!如果太空可以转播声音,那么陨石间相撞的声音定然会连成一片,变成一个不间断的轰鸣声。
所以,这个时候自己精神力的绝大部分早已经不是在预判轨迹,而是在应付这些突发、偶然、随机性的各种突然变向。
这些接近小陨星一般大小的陨石,无时无刻不是在相互碰撞着。照理说,这些陨石早就该被撞得粉碎,或者至少也应该是圆的。再不济也应该是椭圆吧?可是反映在自己精神力力场之中的轮廓,这些陨石居然各个都是四四方方的正立方体!而且,精确程度之高,居然是厘米级的。一百公里的庞然大物,长宽高相差不过一厘米,这对于此时陨石带之中的陨石来说,这简直是鬼斧神工的奇迹。
要说。之前路段上的陨石,虽然也是相互碰撞,虽然没有现在碰撞得这么剧烈。但至少外形都比较正常,都是不怎么规则的接近于球形的类球体形状。不停碰撞的星体,如果没有碎裂的话,最终一般都会固定在这个形状之上。因为任何凸出的部分在撞击中都是最先被撞毁的部分。只有类球体的形状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受到撞击的几率。才能最大程度上承受撞击。
而陨石带中这一路段上的陨石居然全都是四四方方的正六面体,各个都没有被撞变形,各个的外形都如此规则,这个就实在太诡异了。
有变化好,有反常更好!如果只是大小、速度、密度增加,而没有这种诡异的形状变化,也许自己对于什么时候到达穿过陨石带还心中没底。但是现在有了这些变化,那就说明。自己离穿过陨石带已经不远了。虽然不能完全肯定这个结论,但至少看到了穿出陨石带的希望。总比之前看不到任何变化希望更大。
有希望,就有动力。集中全部精神力,应付着每秒钟数以万次可能的撞击,似乎也没那么累了。甚至于还能分出一丝精力观察这些巨大的陨石。
精神力全力感应之下,终于发现了一些端倪!
鱼一般,把自己固定了在了陨石坑之中,即便是陨石如何改变飞行轨迹,依然不会被甩脱。
因为陨石之间每次的撞击虽然看似雷声大。但是因为并没实现完全相撞。并没有动能的相互传递,所以给陨石带来的实际冲击力却很是有些雨点小的味道。相撞造成陨石在瞬间转向虽然有很大的过载,但是陨石本身并没有多大的震动。在飞船船载力场的迅速转换和调节之下,无论是过载还是震动都被力场吸收,飞船中的自己名没有承受多大的过载和震动。
而且,以自己古武十六重的修为,这种程度的过载和震动,即使没有力场消弱。完全由自己承受也丝毫没有问题。高阶古武修练者的身体之强悍可不是几千年前的那些武功高手能比的。
有了陨坑这个安全的避难所,蝶影号几乎什么都不用做。就可以乘着这艘“陨石号”飞船,慢慢等着进入陨石带深处了。这种待遇,比起之前玩命奔逃一般的飞行,实在是好太多了,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自己甚至于可以在飞船上修练打坐。
当然了,因为陨石是乱撞乱飞的,不一定就指定了往陨石带中间的方向飞。但是这颗陨石上不是挂着一个蝶影号呢么。蝶影号的动力输出装置时不时地工作一下,虽然不能推着百公里大小的陨石跑,但是稍微扯偏一下撞击的方向还是可以的。就靠着这种微调方式,蝶影号控制着这颗陨石,虽然一路被撞得七拐八拐的,虽然速度不高,但大方向上一直还是没有偏离陨石带中央方向,稳定地前行着。
再往前走,陨石的大小和外形和密度并没有变化,倒是飞行速度有所增加。又走了十天,到了自己进入陨石带一个月的时间头上,周围如同豆腐块一般的陨石,飞行的速度已经从每秒一千公里增加到了一万公里。之后便不再增加了。
就这样,枯燥的行程,又飞行了两个月。
这一天,自己正在飞船的驾驶舱中修练;同时精神力外放一千公里,时刻注意着陨石带的异动;同时也遥控着蝶影号改变着附身这颗陨石的航迹保持向前飞行。
单色的背景上,密密麻麻地无数个影子轮廓在无规则地运动,三个月了,自己的精神力场上反馈回来的感知信息一直是这么枯燥不变的情形。自己都快麻木了。
忽然,单色背景的最前端,突然出现了一抹灰色!
什么状况?灰色?灰色!
灰色代表什么来着?三个月的一成不变,自己几乎都忘了在精神力场中灰色意味着什么了!
“是星空的颜色!对,是正常星空的颜色!”稍一沉吟,自己瞬间变反应了过来,“终于出了黑幕区,终于要飞出这片陨石带了么?”自己一向平静的心境也是忍不住地期待和兴奋了起来。
精神立场中,灰色和单色背景相接处,那些代表一颗颗陨石的影子轮廓,每每飞行到两种颜色的交接处,便如同撞到了一层障壁一般,纷纷被反弹了回来,没有一颗陨石能重进灰色区域。
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些陨石飞不出黑幕区,不能进入正常星空区域。这一点,和来时刚进入黑幕区时候的情形是一样的。这些黑幕只是阻挡陨石带中的陨石飞出陨石带,却是不限制飞船的进出。
看来,自己真的是要飞出陨石带了!
陨石带之外的核心区域到底有什么呢?
就在自己的紧张、兴奋和期待中,蝶影号附身的这颗陨石撞上了最后一颗陨石,向着一点钟方向斜着飞了出去。而此时这颗陨石的前方再无陨石。
蝶影号能量炉的输出瞬间暴涨,飞船尾部喷射出耀眼的蓝色光尾,八条机械臂收回,蝶影号瞬间脱离了附身两个月零十天的陨石,向着精神力场中显示灰色地带的方向,正是正常星空的方向,同时也更是陨石带核心区域的方向,加速冲了过去。
在穿过黑幕区,进入到正常星空的那一瞬间,自己真真切切地体会了一回这个世界的一个古成语泾渭分明。
看着舷窗外久违了三个月的星光点点的星空,第一次感觉原来星空也是这么美丽,这么让人怀念。
驾驶室中已经归零了三个月的探测设备,仪表盘上的数字终于再次开始了欢快的跳动。
自己的精神力也跟着全力外放,感知着这一片未知的星空。
不对!那……那是什么?(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