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暄朕旨意,封李昊泽为征北将军,让他继续清扫叛军。”
听到文帝的话,吴将军知道陛下是要给李昊泽铺路了。
不过知道归知道,却还是忍不住心生感慨。
12岁的征北将军啊。
他12岁还在家里跟着长辈学武读书呢吧,甚至别人家的小孩还在过家家淘气呢。
而李昊泽都是将军了。
而且起步就是四征将军,而不是四镇四安将军,说明对方只要立功,就是车骑、骠骑甚至大将军。
要知道他吴将军到现在还是骠骑将军。
不会让一个毛头小子先一步走到自己前边吧。
此时此刻,饶是吴将军也有种活了大半辈子都活到狗身上去的感觉。
另一边,整天以泪洗面的宣神谙也收到了平原的战报。
这也是在李昊泽离家将近一个月后,宣神谙收到的关于里李昊泽的第一个消息。
当收到战报的时候,宣神谙迟迟不敢打开,生怕看到战报内容后,对她来说就倘若是晴天霹雳般的内容。
不过在看到送报人的喜色后,宣神谙这才微微放下心来,颤抖的打开战报。
看到胜利的消息后宣神谙这才彻底放下心,继续浏览下去。
当看到李昊泽率麾下3000将士与叛军20000对决时,她的心又整个都提了起来。
虽然已经知道结果,可她还是忍不住担忧,觉得当时的情况一定危险极了。
想到此处,宣神谙居然又掉下了眼泪。
当看到李昊泽俘虏一万六千名叛军时又瞪大了眼睛,怎么可能?
虽然他不会打仗?但是也不会认为那些人就这么甘愿受降吧。
就是徒手反抗,也能冲出三千人的包围圈吧。
除非他们彻底吓破了胆,心甘情愿受降。
只是宣神谙手中的战报并未如文帝手中那般详细说明,毕竟战况确实有些血腥。
考虑到宣神谙贵为一国之后,以免被那些血腥的内容吓到,书写战报之人很机智的将过程省略了,只是写了结果。
看到李昊泽有了两万大军后,宣神谙也放下心来,觉得自己的孩子只是清理境内的反叛军,安全上还是没问题的。
宣神谙放下战报,命人奖赏了送战报之人后,继续祈祷,希望老天保佑李昊泽平安归来……
李昊泽收到文帝的任命,已经是离开平原的半个月后了。
本来不用这么久的,可李昊泽又不知道文帝给了他封赏,所以一直在赶路。
得到文帝亲赐的封号后,李昊泽也露出了笑容。
之前他虽然是队伍中的将军,可一直是无名有实。
而现在封号下来后,他才彻底算是有名有实,实打实的将军。
起步征北将军,还不错。
李昊泽凡尔赛的话要是传出去,能让人吐血。
多少人拼搏了一辈子都当不了将军。
可李昊泽起步都是中档次的将军。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李昊泽的封号下来后,他麾下的士兵们皆都与有荣焉,归属感更甚了。
尤其是邓川,此时兼职李昊泽亲卫的他,都快笑开花了。
晚上驻扎好营地休息的时候,万松柏一如既往叫来了他的好兄弟和弟妇一起吃饭。
因为都是自家人,所以程始说话也随意了起来,“李将军好像才12岁吧,乖乖。
12岁就是征北将军了。”
万松柏还以为程始羡慕了,安慰道,“这是羡慕不来的,陛下文韬武略,不是昏庸、任人唯亲之人,既然他将殿下任命为征北将军,自然有其用意,也有其实力。”
“万兄所言有理,始别无它意,只是感慨罢了。”程始现在有三个孩子,早幺了一个。
可他的孩子别说和李昊泽相提并论了,就是提鞋都不配。
程始的夫人萧元漪自然了解她的夫君,知道程始是个胸无大志之人,起兵谋反也是为了自保。
甚至再自保后便一直想找个大靠山安稳下去。
李昊泽并不知道原著中的万松柏万将军、程始程校尉还有萧源漪现在居然是他麾下的兵。
毕竟他麾下四万多人,他不可能挨个都熟悉认识一遍。
而且这时候的万松柏还只是个中郎将。
程始也只是个军司马。
因为文帝帮助李昊泽调动的1万多兵马,万将军麾下的一个营恰好在调度之中。
由于程始一直是跟着万松柏的,自然也在其中。
程始能有今天,离不开他的夫人萧元漪。
战乱之时,布衣家庭出身的程始抓住了机会,娶到了他一见钟情,梦寐以求的萧元漪。
萧家曾经是个大家族,遭遇乱世变故后家道中落,萧元漪是二婚嫁给了程始。
在这个战乱的年代,民风开明,女子贞静贤淑固然众人称颂,但是刚烈敢为也一样被赞扬。
因此当时的女子可以反复和离,也可以跟随父兄丈夫出征,比如越姮、萧元漪;同样可以支撑门户打理家业,比如后来帮着程始做生意的萧源漪;还可以私定终身,比如后来的王延姬和楼犇二人;甚至可以蓄养面首,比如后来的五公主。
所以婚后,程始把他取到的萧元漪视若珍宝,说他自己何德何能,能与她结为夫妻。
程始在遇上万松柏之前,吃了很多次亏。
那些有名有姓的将军们,知道他出身寒微,都不把他放在眼里,有的人还会拿金银珠宝来说是“邀君共商大事”,还有些人是满嘴空话,只画大饼,却连粮草也不给,就叫程始过去听他们命令行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