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礼九
沈冲颁完奖,从左侧的通道回到后台,而何守信和张爱嘉则从右边走出来,继续主持。Www.Pinwenba.Com 吧
一回到后台,从好莱坞请来的导播就给了他一个大拇指,用英语说道:“非常完美!”
“阿冲,早知道你在舞台上这么出色,不仅念台词声情并茂,而且还能随机搞气氛。”陈柏生则笑着说道:“有你在,我们何必去请何守信,你上去主持,收视一定会再高好几个点。”
“做主持哪有那么简单,我偶尔客串还行。”沈冲摇头,说道:“呆久了就不行了,我刚才也是硬着头皮,其实心虚的厉害。”
“我觉得挺好。”以沈冲的身份,怎么可能去做主持人,陈柏生也是随口一说,他转而问道:“赵丹先生刚才说那些话,会不会有麻烦?”
“麻烦肯定有,但不会很严重,内地现在舆论风气比想象中要开放,上头不是在提倡解放思想嘛。”赵丹还不知道自己身染重病,沈冲也不好外泄这个消息,他略一沉吟,说道:“你和港台两地的媒体都熟,等会和那些记者打个招呼,让他们报道的时候,态度温和点,不要搞讽刺批判,和政府打交道,就是与虎谋皮,要讲手段,顺着毛捋,比指手画脚要管用,叫的越欢,吃亏越大。”
“等会搞庆功宴的时候,我挨个打招呼。”陈柏生点头,说道:“但我怕他们不会听,尤其是台湾那边的媒体。”
“尽人事,听天命吧。”
沈冲回到化妆间,洗掉脸上的粉,然后又从专用通道回到了现场,他刚坐下来,汪洋就感叹道:“赵丹了不得,在这种场合讲这种话,回北京了肯定又要经历一番波折。”
汪洋是老江湖,北京可能会有什么反应,问他准没错,“汪老,您说的波折,会不会很严重?”
“那倒不至于。”汪洋抱着双臂,摇头说道:“赵丹半截都入土了,就算有人想整他,给他扣帽子,又有什么意义?最多组织上批评一下了事。”
这后果倒是可以接受,而且以1980年的内地政治环境,他的家人也不至于被牵连太狠。
“那您老怎么看赵丹刚才说的话?”
“我怎么看?”汪洋扫了他一眼,说道:“我双手双脚赞成!”
他叹息一声,说道:“都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赵丹今晚演了一场好戏,可惜,可惜!这么好的演员,这么有想法的艺术家,被动乱耽搁了大好光阴,现在局势好了,人却要走了。”
汪洋是内地代表团的团长,有照顾团员的责任,自然知道赵丹重病的事。
“赵丹知道自己的病?”
“他只知道自己病了,但是不清楚病的多重。”汪洋默然,过了一会,又说道:“我们北影厂去年就在和日本的电影公司接洽,打算合作拍一部表现两国人民友谊的电影,赵丹是主演,他天天都在琢磨剧本和台词,工作热情高涨的很,但是这部戏拖了又拖,到现在还没定下来开机时间,我怕他等不到了。”
沈冲无言,此时大银幕开始播放入围电影名单,于是暂时按下心思,专心看颁奖。
“国明,《点指兵兵》……
谭家明,《疯劫》……
刘英,《保密局的枪声》……
诸锦顺,《从奴隶到将军》……
张耀宗,《豪侠》……”
在此时的香港和台湾电影圈里,剪辑工作基本被导演兼任了,而在内地,因为胶片是很贵的耗材,拍摄时会千方百计的节省着用,导致耗片比很低,剪辑师也没有太多的资源可以利用,所以剪辑工作并不受重视。
为最佳剪辑颁奖的,一位是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总剪辑师傅正义,他是资格极老的剪辑师,解放前曾剪辑过如《一江春水向东流》,《万家灯火》等经典电影,解放后又剪辑过《三毛流浪记》,《武训传》,《青春之歌》,《小兵张嘎》等著名电影。
另一位则是邵氏首席剪辑师姜兴隆,他剪辑过数百部电影,以《杨贵妃》、《梁山伯与祝英台》、《大地儿女》、《冷血十三鹰》获得过四届金马奖最佳剪辑,又以《貂蝉》,《千娇百媚》斩获两座亚太影展最佳剪辑,是香港六七十年代第一剪辑师。
姜兴隆拆开信封,和傅正义一起宣布了获奖人:“第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剪辑,谭家明,《疯劫》。”
这是邵逸夫之外,香港在本届颁奖典礼上拿到的第一个奖,因此掌声比刚才要热烈一些。
谭家明为人严肃,不苟言笑,又穿着一身黑色西装,显得颇为庄重,他上台拿过奖杯之后,站在那不知道在想什么,过了好一会,才开始发言:“拿这个奖,有点出乎意料,因为我是做导演的,搞剪辑只是个人爱好,而且是临时去帮忙的。当然,能拿奖我还是很高兴的,感谢评审团欣赏我的工作。”
“拿这个奖,首先要感谢许鞍华导演,因为她拍的很好,而且剪辑时候很尊重我的意见;其次要感谢沈冲先生,因为他把所有的胶片都冲印了,给了我很多素材,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最后,谢谢大家。”
汪洋摸着下巴,看着舞台上的谭家明,对沈冲说道:“这小子,似乎是个人物。”有的人天生就有一种气质,第一眼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谭家明就属于这类,他的致辞平淡无奇,衣着也不另类,但却有种说不出来的锐利感,和其他领奖人迥然不同。“他以前在电视台用16MM胶片拍了不少作品,去年刚进入电影圈,香港很多人都看好他的未来。”沈冲介绍道:“他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好像快上映了,下次我去北京,带个拷贝给你看看。”
“好。”汪洋轻轻点头,接着问道:“那个《豪侠》似乎还入围了另外一个奖项?”“最佳编剧,吴宇森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