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0章 立威(3)
骆志远找上马刚的时候,唐晓岚也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给在外跑“康桥-拉达客运出租管理运营有限公司”手续的林美娟打了传呼。林美娟正在跟市交通局业务部门的人谈事儿,见是唐晓岚的传呼不敢怠慢,立即找了一个借口,匆匆跑出去在交通局大院对面的公用电话亭,给唐晓岚回了电话。
“唐董,我是美娟啊,你找我有事啊?”
林美娟的声音里微微带有一丝喘息。
唐晓岚笑笑,“美娟啊,你现在在交通局?手续办理的还顺利吗?”
林美娟这一次跑出租车公司的手续,使了一个心眼儿,为了给日后这家出租车公司降低运营成本、争取政策优惠,她向唐晓岚和骆志远建议,将公司的注册地放在了成县——因为成县刚发布了招商引资的优惠措施,有减免税的政策扶持。她从成县政府开具了证明,然后向市交通局提报了申请,只要市交通局审核通过,批一个“客运运营核准书”,搞到出租车车辆的指标,出租车公司就算是正式注册成功。
这个年月的出租车公司筹建手续相对而言,还是比较简单和简洁,而车辆指标也不像后世那么抢手和昂贵,只要跟交通局的人打好交道,基本上就可以获得运营资格证了。
“唐董,交通局的人倒也没有难为我们,我找了甘英霞的老公,他是很痛快,二话不说就给我们签了字。但是现在手续卡在交通局的路管一科,我正在跟他们的科长扯皮呢,他们说我们是新公司,没有什么规模和管理经验,只同意给50辆车的指标,这哪里够啊,与骆总的要求相差太远,我回去没法跟骆总交代啊!”
唐晓岚哦了一声,“那就再争取争取——按照骆总的要求,最低不能低于150辆车的指标,否则,运营规模太小,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对于这家子公司的定位,骆志远也好,唐晓岚也罢,都比较高。所谓起点决定发展的高度,没有一定的规模,很难取得骆志远谋划中的资本运作效果。而150辆车的指标还只是骆志远构想中的“一期工程”,他的计划是靠这批拉达小汽车起步,然后逐步将出租车公司发展成拥有数百乃至上千辆车的安北市。听小章说马刚被骆志远叫走谈话,林美娟的脸色就变得有些精彩起来。她想起了自己当初与骆志远头一次打交道时的场景,暗暗为马刚的下场而“不寒而栗”,不过这个时候,也只能让马刚自求多福了。
……
马刚大咧咧地敲门进了骆志远的办公室,虽然态度还算恭谨,但眼眸中那一抹骄傲的光彩足以暴露了他内心深处的真实情绪。
他也算是唐晓岚的心腹之一,否则唐晓岚不会向骆志远建议由马刚出任财务部副经理。虽然是副经理,但却享受部门正职的待遇,因为财务部经理是林美娟这个公司高层兼任。基本上,财务部的日常工作,就是由马刚来负责的,林美娟不可能直接插手。
这就构成了马刚心里的底气。导致他面对骆志远这个总经理,也有恃无恐。
骆志远凝视着眼前这个二十七八岁的青年男子,嘴角浮起若有若无的冷酷笑容。以他前世今生两世为人的心胸、见识和手腕,如果还对付不了一个区区的马刚,那他干脆一头撞死南墙算求。
林美娟那种个性极强的女人都不在话下,何况是马刚。
问题的关键是,不能因此破坏他和唐晓岚之间的亲密温馨的关系。事实上,如果不是为了照顾唐晓岚的面子,骆志远连见都懒得见这马刚一面,会直接让他卷铺盖走人的。
能力再强的人,如果不能听从指挥,那也坚决不用。遑论马刚与“人才”两个字还差着十万八千里。这是骆志远用人的原则和态度。
可唐晓岚的面子重要,自己这个总经理的权威更重要,他必须要两者兼顾,取一个平衡的点,来妥善地处理此事。
一念及此,骆志远冰冷的目光就完全投射在马刚的身上。骆志远平时看起来温文尔雅、谦谦君子的做派,但一旦正襟端坐,便另有一种不怒而威的气质。
骆志远就这么高高在上地凝望着马刚,一言不发,马刚固然心里底气很足,却慢慢地在骆志远的审视下,气焰逐渐消退,整个人都受到了无形的压制。
与此同时,市交通局路管一科。
林美娟坐在科长老秦的对面,再三陪着笑脸,说着好话,甚至连老秦色迷迷地总往她丰满的胸脯上撒摸,她都咬牙忍了下来。但奈何老秦是机关上的老油条了,无论林美娟用尽浑身解数,他就是不松口。
总是以“规模和经验”为理由,不肯将指标扩大。
两个人已经“纠缠”了整整一个下午,林美娟抬腕看看表,见已经快到下班时节,不由苦笑着道:“秦科长,领导就不能通融通融吗?”老秦也苦笑:“林总,你们也要考虑到我们抓具体工作的难处,该怎么批复指标,局里有规章制度,我们必须要对照标准来办事,否则,以后大家都来找我们开口子,岂不是乱了套?”